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123排行榜 > 综合 > 正文

(2024年)探索科技新前沿:大气湍流探测 油菜新品种与银河系晕子结构

时间:2024-05-25 02:09:59

相关推荐

(2024年)探索科技新前沿:大气湍流探测 油菜新品种与银河系晕子结构

1我国完成首次大气湍流原位探测实验

▲图片来源:仪表网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机所大气光学研究中心吴晓庆研究员、罗涛研究员带领课题组,日前圆满完成了由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牵头的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系统战略性先导专项(以下简称“鸿鹄专项”)在青海省大柴旦地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等地同步开展的大气湍流原位探测及湍流探空等实验。

本次飞行实验浮空器平台首次实施了不同高度的受控飞行和大范围迂回飞行,总飞行时间为13小时8分钟,最大飞行高度为21625米,在21—22千米高度平飞时间为10小时16分钟,在16—17千米高度平飞时间为45分钟,飞行平台和大气湍流原位测量科学载荷按计划完成了所有飞行和实验科目,数据记录完整,实现了预期目标,第一阶段实验取得圆满成功。——《科技日报》

2我国科研人员创制出油菜高产新株型优异种质 油菜单株产量有望提高约30%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分子改良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敲除油菜BnaMAX1s基因,创制出新的优异株型种质,为油菜高产新品种培育提供了优异种质资源,油菜单株产量因此有望再提高约30%。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上。

论文通讯作者、油料所研究员华玮介绍,油菜的株高和分枝数是其株型的关键组成部分,也直接影响产量。降低株高、增加分枝数能够使植株维持一定的生物量,是实现油菜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缺乏可利用的育种资源。因此,改良油菜株型结构是油菜育种的一大挑战。——新华网

3国家天文台等利用LAMOST数据发现40余组银河系晕子结构

▲晕星样本的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分布

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生杨成群、研究员薛香香,西华师范大学博士李静,以及国家天文台博士张岚、研究员刘超、赵刚等,利用LAMOST DR5中K巨星的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在银河晕中找到40余组子结构,包含近2000颗恒星。其中包括大量的人马座星流、麒麟座星环、室女座致密区、孤儿星流等银晕中已知子结构和其他未知子结构的成员星,并第一次给出了银河系晕中大样本子结构的六维参数信息。这些信息更加精确地展现出银河系现在的结构以及其过去的吸积历史。该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ApJ,,880,65)上。

标准宇宙学冷暗物质模型(ΛCDM)认为银河系这类较大尺度的星系是由小的星系并合或吸积产生。因此如果能够找到发生星系并合或吸积的证据,就可以很好地支持这一理论。通常星系在发生吸积并合时,会在其周围的空间(晕)中留下原星系的残骸,例如星流(stream)、致密区(overdensity)、壳层(shell)等子结构(substructure)。——光明网4新型可穿戴皮肤传感器能实时“解码”汗液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研究人员最新开发出一种可穿戴的皮肤传感器,能实时检测汗液成分和出汗率等,有望及时对脱水或疲劳等健康问题发出警报。

研究报告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研究人员指出,这种设备可以利用“卷对卷”生产工艺快速制造出来,像在报纸上印刷文字一样,把传感器“打印”在一张塑料膜上。

这种新型传感器包含一个螺旋式微管,可以从皮肤表面吸收汗液。通过追踪汗液在微管内的移动速度,传感器能够测量出一个人的出汗量或出汗率。微管中还配备了化学传感器,能够检测钾和钠等电解质以及葡萄糖等代谢物的浓度。——新华网

5人类与洞熊灭绝存在重大关系

▲洞熊模拟图。图片来自网络

自然旗下《科学报告》杂志近日发表了一项演化学研究:欧洲科学家报告称,人类和欧洲洞熊在末次冰期发生灭绝存在重大关系。研究认为,洞熊种群从大约4万年前开始急剧减少,这个时点早于气候变冷时期,而与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类在欧洲扩散的时间重合。

洞熊是一种生存于更新世亚欧大陆北部的熊,其曾遍及欧亚大陆的各个角落,但却在约2万年前的冰河时期灭绝。

此次,瑞士苏黎世大学以及德国图宾根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从瑞士、波兰、法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和塞尔维亚的14个遗址上收集到的骨样本,重构了59个洞熊的线粒体基因组,并将其与64个之前发布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比较,以鉴定不同的洞熊种群生活在何处,以及它们在晚更新世如何进行迁徙。——《科技日报》

6十四种与死亡相关的生物标记发现

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8月20日发表的一篇健康科学论文,欧洲科学家报告,他们通过对逾4万名个体的分析,发现了14种与全因死亡率相关的血液生物标记物。相较于目前已有的方法,这项最新发现或有助于提高5年及死亡风险的预测准确性。

有鉴于可用的临床数据量,预测病人最后一年的死亡率一般来说是可行的。过去的研究分析了血液代谢物特征和其他生理参数,以鉴定可用于预测死亡风险的生物标记物。但是,在预测更长期(5年至)的死亡风险的问题上,研究人员未就预测指标达成一致意见。

德国马克思·普朗克老化生物学研究所科学家乔利斯·迪伦及其同事,此次对来自12个队列、总计44168名个体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这些被试全部为欧洲血统,年龄在18岁—109岁之间。

——《科技日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 If.10月2024-05-25 02:44﹏ If.10月[湖北省网友]203.22.123.250
    油菜新品种能打破传统吗?希望不仅味道更好,对身体健康也有好处!科技真是无处不在啊。
    顶0踩0
  2. LuzBrowning302024-05-25 02:32LuzBrowning30[新疆网友]103.42.31.177
    听起来就很高端大气上档次啊!大气湍流探测和银河系晕子结构,想象一下科学家们的探索过程一定很刺激!
    顶10踩0
  3. 水煮鱼2024-05-25 02:21水煮鱼[新疆网友]210.74.152.94
    2024年了,科技发展真是飞速啊!大气湍流探测和油菜新品种都让人期待,希望能够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顶10踩0
相关阅读
探秘太阳系:揭秘巨人木星和疑似有星人基地星球

探秘太阳系:揭秘巨人木星和疑似有星人基地星球

我们深入探索了与木星和土星相似气态巨行星它们积和重量远超地球却是太阳系中令人回味无穷美妙天

2024-04-15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基于商用电感的巨磁阻抗效应高性能传感器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基于商用电感的巨磁阻抗效应高性能传感器

磁传感器是一种应用极其普遍的传感器,其性能优异,抗干扰能力强,在电力传输、无刷电机、能源管理、读写磁头、汽车工业、工业控制、机器人、安全系统、物联网等领域内都占有一席...

2024-01-30

80年代常吃的5种“高产菜”(选择秋分前后播种正合适)

80年代常吃的5种“高产菜”(选择秋分前后播种正合适)

2、紫菜薹它主要种植在长江流域一带,有着极强的再生能力,人们采摘了嫩茎叶之后,很快又会再长出来

2022-12-26

“牛角面包” 弓形冲击波护盾(我们的太阳系真实模样是这样的)

“牛角面包” 弓形冲击波护盾(我们的太阳系真实模样是这样的)

除此之外,太阳系内部还有470颗天然卫星、数百颗矮行星、近80万颗小行星和4000多颗彗星,环绕着小行星带、柯伊伯带,直至奥尔特云、日球层等,绵延数光年

2023-09-03

大质量恒星的起源

大质量恒星的起源

这个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团,以及围绕在它周围的许多年轻和大质量的恒星,是研究大质量恒星起源的完美实验室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