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123排行榜 > 综合 > 正文

万物简史:为何而战?探索斯大林的孩子们的思想资源

时间:2024-02-16

该项目旨在通过对斯大林时代所产生的思想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探讨这些思想对当下社会和政治的影响与启示

TIPS:本文共有 25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万物简史」+为何而战?“斯大林的孩子们”的思想资源》是一个探讨斯大林时代思想遗产的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对斯大林时代所产生的思想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探讨这些思想对当下社会和政治的影响与启示。项目的研究成果将呈现在《万物简史》这一大背景下,探讨斯大林思想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探究为何这些思想资源至今仍然备受争议。通过探讨斯大林时代思想资源的价值和意义,该项目意在引起关于历史的思考与讨论,促进对当代世界观念和观点的深入理解和审视。

城市

苏琦8 小时前

所有的牺牲都要求历史的回报乃至报复,不管早晚

希特勒最大的失算就是认为经历了大饥荒和大清洗的苏联帝国已经摇摇欲坠,只需要在前门踹上一脚就可以令整座大厦坍塌。事实证明集体化造成的大饥荒和大清洗造成的红军精英指挥层的缺失,确实令苏联的早期战事表现一塌糊涂甚至可以说是一败涂地。但苏联人终究挺了过来,如同一个被打蒙了的壮汉慢慢恢复了清醒,站稳了脚跟,然后不屈不挠地与对方缠斗并推回去,直至把对方拖垮并打翻在地。

经历了战前诸多精神创伤和人力损失,并在战事初期表现拙劣的苏联军民如何重新凝聚在一起形成了有着惊人复原力和战斗力的群体呢?或者换一个更为刺心的问法:在两个极权双重碾压腹背受敌的情形下,苏联军民靠什么样的精神支柱来自处呢?

那些对前苏联体制有敌意的人不承认精神资源的重要性,甚至压根儿不相信有这样的资源,他们坚持认为斯大林臭名昭著的“不准撤退一步!”的 227 号令是苏军将士浴血奋战的原动力。考虑到希特勒发布过类似的指令,这种说法等于以一种相对主义的口吻在无形中剔除了卫国战争的正义性,而把决定胜负的关键更多归因于希特勒的无能和失误、盟国对苏联的援助、苏联惊人的战时经济效率等等。

其实苏军指挥官和政工人员都意识到,大规模的严厉处罚无助于军队的团结和效率。事实上,227 号命令推行之后,苏军的逃兵持续增加。铁石心肠的斯大林也不得不承认,在激励士兵坚持战斗方面,恐怖手段并不有效,还要开发其他的“说服方法”。

爱国主义诉求是一个备选方案,不过不是刻板的高高在上的党国版爱国主义,而是经过巧妙改良的家园版爱国主义。绝大多数苏维埃士兵是农民的儿子,他们效忠的对象不是将创痛和毁灭带给农村的苏联统治阶层,而是自己的家园和亲人。对这一点斯大林自己也有着清醒的认知,他曾在 1941 年 9 月对后来出任美国驻苏联大使的埃夫里尔·哈里曼指出,俄罗斯人民的拼杀是“为自己的家园,并不是为我们”。

如果知道自己浴血奋战是为了什么,自己的命运又与之紧密相连,这样的士兵才是最厉害的。从莫斯科到列宁格勒到斯大林格勒,人们先后得出了相同的证明:地方爱国主义是强大的动力。如果把保卫一个特定社区和人际关系网(而不是“苏维埃祖国”的抽象概念)认作苏维埃事业,人们更愿意投入战斗,更愿意牺牲自己。为此,苏维埃的宣传援引了保卫“罗迪纳(家园)”的概念,旨在充分利用这一情绪。

苏维埃宣传部门还逐渐弱化苏维埃符号,而改用更能打动士兵的“俄罗斯母亲”的古老形象。一些标榜传统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资源又被发掘出来并发扬光大,比如新颁发的苏维埃勋章,多以俄罗斯历史上的军事英雄如库图佐夫和苏沃洛夫等加以命名。

此外,此前被视为异己力量的教会被赋予新生,国家取消了许多战前的政治控制,以交换教会领导人对战争给予精神上的支持。据说这种新“政教交融”的结果是宗教信仰和苏维埃信念的“奇妙”组合,即将奔赴前线的战士们会一边在胸前划着十字,一边高呼斯大林的名字。

诉诸于仇恨和报复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德军的入侵给如此多的家庭带来苦难,只需煽动一下对敌人的愤慨,就可驱使人们投入战斗。当然有时仇恨中也包含了压抑已久的愤怒,所针对的还有在战争之前已在承受的痛苦,这时宣传机构需要加以巧妙地操控,将其精准地导向外国敌人。

家园爱国主义和同仇敌忾都发挥了预期的作用,不过在当时的一些观察家看来,除了这些因素,在激励苏联军民的战斗意愿中发挥了最重要作用的也许是对“牺牲”的崇拜。典型的“苏维埃人”就是在牺牲文化中成长的一代人,他们生活在频繁的革命斗争中,总被要求为伟大事业作出牺牲。苏联作家西蒙诺夫曾精辟地指出,对于卫国战争时期的艰辛和匮乏——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家破人亡、日常生活种植——苏联民众早已经历并已再度做好准备。

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毫不夸张地说,随时准备作出个人牺牲是苏联最重要的武器,尤其在战争第一年,这绝对是苏联得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普通士兵和平民以自身的英勇行为和巨大牺牲,来弥补军事指挥的失败和几乎所有权威的瘫痪。“1941 年的一代”(出生于 1910 年代和 1920 年代初期的人)牺牲精神尤为壮烈,他们从小就熟知为国奉献一切的苏联英雄:屡破纪录的飞行员、劳动模范、北极勘探者、与白俄斗争的内战军人和远赴西班牙的共产主义斗士。

许多年轻的志愿者效法前人的壮举,踊跃投入战争,将在 1941 年拿起武器的号召,与内战的英勇传统和 1928 到 1932 年筚路蓝缕的五年计划联系起来——那两段时期被塑造为苏维埃历史上的两大浪漫时代,人们从小被教育说那时的伟大事业是在集体的努力和牺牲下得以实现。苏联诗人大卫·萨莫伊洛夫的一段话清楚展示了 1941 的一代如何视自己为一个以牺牲为天职的命运连续体和共同体的一部分:“内战——属于我们的父辈;五年计划——属于我们的兄长。但 1941 年的卫国战争——属于我们自己。”许多苏联军民从这样的信念中觅得了战斗的力量。

当然,所有的牺牲都要求历史的回报乃至报复,不管早晚。不管如何被引导,苏联军民很大程度上自发的主动爱国热情为自己创造出此前在肃反和大清洗的桎梏中难以想象的自主空间,战争带来了久违的自由的气息,面对复杂和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人们也被迫尽力发挥能动性,并积极反思和总结战略战术的成败得失。另外,在向德国推进过程中的见闻,也令此前的一些苏维埃神话破灭了。

所有这些,都埋下了独立思考和反叛的种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斯大林的否定和其后的解冻,并非完全是赫鲁晓夫等人的恩赐。此外,对“俄罗斯母亲”的利用也不可避免地导致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这也埋下了以后苏联走向分裂的伏笔,尽管其显形要等待更多的时间。

推荐阅读:《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

题图来自Wikimedia Commons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万物简史:为何而战?探索斯大林的孩子们的思想资源》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威尔伯2024-02-16 21:25威尔伯[湖北省网友]202.44.147.252
    非常期待读这本书,对斯大林时代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希望通过这本书能深入了解当时的思想文化。
    顶10踩0
  2. 上有天堂 下有天台2024-02-16 21:12上有天堂 下有天台[上海市网友]114.28.202.113
    斯大林时代确实是一个深奥而又充满挑战的历史时期,这本书对这段历史的解读很吸引人。
    顶9踩0
  3. 昕若兰2024-02-16 20:59昕若兰[陕西省网友]203.26.65.123
    孩子们的思想资源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期待看到更多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顶0踩0
  4. 霸王传奇2024-02-16 20:46霸王传奇[陕西省网友]182.54.27.90
    这本书真是让人思考很多啊,对斯大林时代的探索真的很有意思。
    顶0踩0
相关阅读
世界公认100本好书(中国有哪些被世界公认的好书)

世界公认100本好书(中国有哪些被世界公认的好书)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埃克苏佩里写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小王子也被列为我国中小学生必读书之一,这本书从孩子的眼光深刻地讽刺了成年人的虚伪,贪婪

2023-06-24 #世界之最

宇宙是被设计出来的吗(霍金的《大设计》)

宇宙是被设计出来的吗(霍金的《大设计》)

他的任何新思想的提出,都会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2023-09-23 #自然地理

斯大林流放车臣人始末:种下仇恨的种子(让俄罗斯苦不堪言)

斯大林流放车臣人始末:种下仇恨的种子(让俄罗斯苦不堪言)

这则报道也是苏联第一次承认对车臣人的流放行为,其实对车臣人实行流放的原因并不单单是勾结纳粹德国反对苏联,车臣人世代居住的北高加索地区位于苏联南

2022-11-29 #历史趣闻

世界公认最惨烈的十大战役(斯大林战役死亡高达500万人)

世界公认最惨烈的十大战役(斯大林战役死亡高达500万人)

战争的发生每次都有惨烈的后果,世界公认最惨烈的十大战役是什么了?例如斯大林战役,死亡高达500多万人

2023-07-06 #综合

蒋经国问斯大林:为何非要让外蒙古独立(斯大林淡淡地给出了答案)

蒋经国问斯大林:为何非要让外蒙古独立(斯大林淡淡地给出了答案)

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

2023-01-07 #历史趣闻

斯大林死后 他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之后 过得怎么样)

斯大林死后 他唯一的女儿背叛苏联(逃往美国之后 过得怎么样)

然而斯大林去世之后,1967年3月6日,他唯一的女儿斯维特兰娜,居然背叛苏联,逃往了美国

2023-01-29 #历史趣闻

德军332步兵团在莫斯科杀了卓娅 斯大林:再遇到他们(不留活口)

德军332步兵团在莫斯科杀了卓娅 斯大林:再遇到他们(不留活口)

在他们疯狂折磨下受尽了酷刑,却仍然坚贞不屈,最后被敌人绞杀

2023-08-22 #历史趣闻

爱因斯坦“大统一理论”对未来有多少影响

爱因斯坦“大统一理论”对未来有多少影响

涡旋不是名词应该作为动词来用,是形容两种方向旋转的状态,左涡旋右涡旋这两种状态

2023-05-25 #自然地理

一人逃跑 全家枪决(这就是苏军270号命令 斯大林力挽狂澜之作)

一人逃跑 全家枪决(这就是苏军270号命令 斯大林力挽狂澜之作)

一再的溃败让苏联军队士气非常低落,不少前线士兵战斗中选择了投降保命,苏军首领斯大林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也意识到了继续这样下去国家迟早会败在德国手里

2023-05-05 #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