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科学家发现海洋贝类“传染性癌症”(经海水跨物种传播)

时间:2023-08-18

美国太平洋西北研究所学者麦茨格指出,癌细胞不断自我复制、繁殖后,可能藉由海水传播出去,甚至跨越物种感染其他个体, 但其中机制仍是个谜

TIPS:本文共有 14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科学家发现,北半球的油黑壳菜蛤(Mytilus Trossulus)细胞突变产生癌症,但竟感染其他个体,甚至跨越海洋,传染给法国紫壳菜蛤(Mytilus Edulis)与阿根廷的智利蓝贻贝(Mytilus Chilensis)。美国“太平洋西北研究所”学者麦茨格指出,癌细胞不断自我复制、繁殖后,可能藉由海水传播出去,甚至跨越物种感染其他个体, 但其中机制仍是个谜。此研究11月5日被刊载于期刊eLife。

科学家发现,海洋贝类出现“传染性癌症”。图为油黑壳菜蛤(Bay mussels)。研究第一作者麦茨格(Michael Metzger)发现,栖息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的油黑壳菜蛤发生细胞突变,罹患症状类似白血病的癌症,经血淋巴(Hemolymph)扩散全身之后,竟能传染给其他同类。他几年前与他国实验室合作,藉由特殊基因特征证实,法国的紫壳菜蛤与阿根廷的智利蓝贻贝,也染上了同一种癌症。麦茨格提到,作为疾病源头的油黑壳菜蛤只出现在北半球,通常沿北美、欧洲海岸生长,癌细胞可能是附着在船上,或者藏在船只的压舱水(Ballast Water),才能跨越热带赤道地区传播出去。据悉,类似现象也出现在大海螂蛤(Mya Arenaria)与欧洲鸟尾蛤(Cerastoderma Edule)身上。研究团队发现,金黄地毯壳蛤(Polititapes Aureus)感染了另外一种癌症,源头追溯到西欧的比利时皱纹浅蜊(Venerupis Corrugata),证明有些癌症能在不同物种之间转移。

麦茨格认为,癌细胞可能透过贻贝类的过滤系统被释出,经海水传播出去。麦茨格认为,癌细胞可能透过贻贝类体内过滤残渣碎屑的系统被释出、吸入并传播,但其中机制依然是一个谜。他指出,虽然传染性癌症往往造成个体,但目前看来,对于生物族群数量不构成毁灭性的影响,“我们现在还没有真正了解威胁有多大,但似乎没有消灭整个族群。”《国家地理杂志》指出,研究者2006年发现,澳洲濒临绝种的“袋獾”因罹患传染性癌症“袋獾脸部肿瘤疾病”(DFTD),以及另一种相似癌症大量死亡,同一年又发现,家犬之间也会传染引发生殖器官病变的癌症。学界从此以后扭转认知,过去10年内又找到另外6种感染贝类的癌症。有些科学家担心,罹患传染性癌症的物种分布广泛,甚至是野生动物、人类的重要食物资源,可能造成严重影响。澳洲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学者乌杰瓦里(Beata Ujvari)认为,现在海水含氧量降低、温度升高,是癌细胞特别喜欢的环境,担心传染性癌症可能恶化海洋生物面临的威胁。西班牙“分子医学与慢性病研究中心”(CiMUS)学者图比奥(Jose Tubio)非常担心生态问题,“也许很多贝类都有自己的传染性癌症,但我们还没有很了解这些影响。”他指出,有意无意地移动贝类,都有可能引进新型态癌症,对于当地族群造成严重后果。据了解,他的研究团队在鸟蛤科发现5种新形态的传染性癌症,成果尚未发表。剑桥大学学者默奇森(Elizabeth Murchison)认为,有些癌症能够跨越物种传染“非常令人惊奇与担忧”,虽然仍没有证据显示,吃下罹癌贝类会影响人体健康,但是“我们也许应该更加关注癌症透过人类活动传播的可能性。”她也指出,了解传染性癌症的传播机制,可以更加理解癌症免疫逃脱(Immune Escape)的情况,进一步应用在人类与其他动物身上。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科学家发现海洋贝类“传染性癌症”(经海水跨物种传播)》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林间枫叶2023-10-11 18:45林间枫叶[天津市网友]203.88.203.137
    这真是太神奇了!海洋生物界的传染性癌症竟然通过海水跨物种传播,科学家好厉害啊!
    顶0踩0
相关阅读
癌症会被传染吗 科学家曾将癌细胞注入人体做实验(癌症传染性)

癌症会被传染吗 科学家曾将癌细胞注入人体做实验(癌症传染性)

早在 1950 年代,一位名叫 Chester Milton Sutham 的美国免疫学家就进行了癌症是否具有传染性的实验。 尽管实验本身严重违反了道德规范,甚至挑战了法律的底线,但切斯特·米尔顿·萨瑟姆仍然选择坚持自己的实验。一开...

2023-02-03 #猎奇八卦

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吃人 40多人因蚊子而丧生(传染性强)

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吃人 40多人因蚊子而丧生(传染性强)

...量,这种蚊子原来生长在马来西亚森林当中,最终有很多科学家想把它移到备受蚊虫侵害的地方,最终可以将其他带毒的蚊子消灭掉。结语:虽然所谓的蚊子吃人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一口口吃掉,但是这些蚊子危害人的生命也是...

2023-05-11 #世界之最

德尔塔毒株:传染性强 传播速度快(无接触14秒传播)

德尔塔毒株:传染性强 传播速度快(无接触14秒传播)

...增强,之后在5月31日用希腊字母中的δ来表示。它的传播方式仍然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污染物传播、空气传播。德尔塔依旧能够被30分钟的56℃高温、75%的乙醇、含氯消毒剂等杀死。特点德尔塔毒株的毒性是之前的毒...

2023-07-19 #猎奇八卦

世界上最恐怖的病毒(新冠病毒传染性极强/300万人感染)

世界上最恐怖的病毒(新冠病毒传染性极强/300万人感染)

...的病毒,因为它有着极强的传染性,在全球多个国家快速传播,导致不少人感染这种病毒,不过好在新冠病毒致死率并不高,而应对这种病毒最好的办法就是隔离在家,切断感染源就可以有效防范病毒,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

2022-12-14 #世界之最

蝙蝠病毒为何致命(免疫系统会促使病毒复制以及增强传染性)

蝙蝠病毒为何致命(免疫系统会促使病毒复制以及增强传染性)

...对感染的病毒迅速产生反应,并使病毒脱离细胞,当病毒传播到缺乏快速抵御能力的哺乳动物(比如人类)体内时,就会对其造成致命的伤害。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Cara E Brook和Mike Boots等研究团队,在eLif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

2022-12-12 #未解之谜

世界上最可怕的十大传染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世界上最可怕的十大传染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登革热于西尼罗热是一种热带传染病,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疾病,非典在我国广东河源发生第一个,又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发现患者,后来在美国等地也发现,总共造成八百多人死亡。霍乱主要是靠饮用水和食物污染传播,...

2023-06-22 #世界之最

有这种事(美研究:肥胖者较易得流感且更具传染性)

有这种事(美研究:肥胖者较易得流感且更具传染性)

...病率比非肥胖者多104%。研究提到,肥胖因素可能在流感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流感预防策略的重点项目,目前仍需更多研究来探明是否肥胖者体内的流感病毒,比起非肥胖者体内的流感病毒还更具传染力。

2022-12-09 #未解之谜

病毒新毒株席卷国外 难道说明传染性更强(病毒突变)

病毒新毒株席卷国外 难道说明传染性更强(病毒突变)

...月在南非首次发现奥密克戎新毒株后,这种变异体以其高传播性,突然超过了本已凶猛的德尔塔变异毒株。3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Omicron-BA.2亚变种形式,该病毒已成为疫情的主要形式,是全球新一轮疫情蔓延的主要原因。...

2023-07-11 #猎奇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