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1964年毛主席观看京剧后(指着主角问萧华:此人现在担任什么职务)

时间:2023-08-12 03:25:01

相关推荐

1964年毛主席观看京剧后(指着主角问萧华:此人现在担任什么职务)

1964年《奇袭白虎团》剧组来到北戴河演出,刚好毛主席正在北戴河休养,他早就听说过这出戏,只是一直没机会来看。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于是毛主席便邀请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萧华等人一起观看。

在观看期间,毛主席听说这出戏是真实事件改编的,便问萧华:“这人还在不在?担任什么职务?”毛主席这一问,彻底将萧华给问住了,他回答道:“我不是很清楚……”

那么令毛主席好奇的人究竟是谁呢?他做了怎样的事能令毛主席亲自问起?他又担任着怎样的职务呢?

杨育才

奉命入朝鲜作战

被毛主席问起的就是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中严伟才的原型,同时也是我国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

杨育才1926年出生在陕西勉县定军山镇,解放战争时期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壮丁。杨育才在部队没待多长时间,就被人发现他擅长奔跑,于是便被安排在阎锡山部队的某个团部当传令兵。

那个时候的杨育才不是没想过逃跑,但成功的概率实在是太小了,如果被抓住的话,很有可能小命不保。直到1949年3月,杨育才所在的部队被解放军打垮,他也被我军俘虏。

杨育才被俘虏后拒绝了解放军给他回家的路费,而是主动申请要加入解放军。加入部队后,杨育才有两个目标:第一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第二争取早日加入共产党。

杨育才小的时候没有读过书,文化水平不是很高,所以在部队只能当一名普通的士兵。不过尽管如此,杨育才也没有气馁,他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那么面前的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就这样,在之后的训练当中,杨育才都非常积极。在每次战斗的时候,他永远是冲在队伍的最前方,有勇有谋,表现十分出色。1950年5月,杨育才终于如愿以偿加入共产党。

不久后,朝鲜战争爆发,战火逐渐烧到我国鸭绿江边。为了捍卫我国领土的完整性,党中央和毛主席经过讨论和研究,最终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彭德怀担任总司令,率领志愿军战士入朝作战。

1950年底,杨育才所在的部队奉命入朝参战,当时的他只是第203师第607团第1营第3连的普通战士。刚到朝鲜的时候,由于大家对地理环境不是很熟悉,因此第607团决定成立侦察股作为先遣队,侦察地理地形以及敌人的动向,为大部队快速开进打开通道。

侦察股股长赵士君命令测绘员吴文庆,去第一营第三连挑选6名侦察员,不过挑选也不是随便挑选的,而是有要求的:必须是中共党员、曾经立过战功、机智勇敢、副班长以上的职务、经验老道的老战士。想要同时满足以上条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吴文庆刚到第三连,连长就将已经挑选好的6名侦察员叫来。通过对这6人的严格考核,吴文庆连连点头表示很满意。正当吴文庆要带着这些人离开的时候,连长又将他叫住说:“其实我还想向你推荐一个人,他叫杨育才。”

吴文庆很是好奇,说:“6个人不是选好了吗?这个杨育才有什么特殊之处吗?”连长回答道:“他的条件很好,很适合当侦察员。”吴文庆对这位名叫杨育才的人很是好奇,便让连长将他叫来看看。

连长介绍说:“杨育才身体强壮,臂力过人,而且擅长使用机枪,单挑功夫十分了得。而且他机智灵活,胆大心细,都很符合侦察员的条件。”

吴文庆说:“那他不是很好吗?你为什么没有选他呢?”连长说:“他的外在条件都很好,唯独不满足副班长这一条。其实连里已经批准提升他为副班长,已经上报给营部备案了,不过批文还没下来,他现在还不算是副班长,所以连里初选的时候没有选他。”

吴文庆听了连长的介绍,又看了看面前身材魁梧的杨育才,大手一挥说:“既然连里已经批准了,那么他是完全符合条件的。”就这样,吴文庆带上杨育才去团部报到。

1951年6月8日,第203师师部命令第607团侦查股股长赵士君和测绘员吴文庆带上杨育才等8名侦察员组成先遣队,侦察行军路线。在选择徒步渡口的时候,他们被一条地图上没有标明的河流给拦住了去路,于是大家开始研究方案。

杨育才说:“现在天已经黑了下来,明天大部队就要到达这里,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们也来不及再在其他地方寻找渡河地点了。”其他同志听了杨育才的话纷纷点头,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

紧接着杨育才又说:“我现在有一个办法,就是找一处水面平稳的地方,将背包带联结在一起,让会水的人先过河。他们过河后,将绳子拴在对岸的树上,然后再带上不会水的同志过河。”

大家认为这个办法可行,便纷纷开始行动起来。杨育才的水性很好,他第一个跳进激流中探路,后面3名侦察员陆续跳进水中,抓住杨育才的背包带过河。

快要接近岸边的时候,背包带突然断了,3名侦察员也被激流的水冲往下游。杨育才反应过来后连忙跳进水中,在下游几十米的地方将3名侦察员救起。

经过一晚上的忙碌,第二天大部队抵达河边的时候,杨育才等人已经在三个能下水过河的地方留下标记,打下基桩,剩下的就交给后续的联络站。

奇袭白虎团

1952年9月,杨育才参加了东线防御战,在这次战斗中,他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给自己的侦察任务,很快也被提升为侦察连的副连长。不过尽管杨育才胆大心细,次次都能脱离危险,但幸运不是常常伴随他的。

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杨育才就曾差点回不来了。当时他在齐腰深的积雪里执行任务,因为精神高度紧张,再加上好几天没有吃饭了,最终撑不下去,晕倒在雪地里。

杨育才只记得在昏迷之前,看到远处有一个人影,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一个朝鲜阿妈妮救了自己。朝鲜阿妈妮看见杨育才晕倒在雪地里,身上又穿着志愿军的衣服,于是便将他背回家,细心照料。

最令人感动的是杨育才在积雪中待的时间太久,手脚都被冻僵了。这位阿妈妮想也没想,直接把自己的大衣解开,将杨育才的脚包裹起来,用体温让脚变得暖和。

当杨育才知道这件事后,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慈母般的温暖。从这个时候开始,杨育才就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报答朝鲜阿妈妮的救命之恩。

在后来的战争中,杨育才表现得十分出色,也受到了上级的重视,对他也开始器重起来。平时有什么重要的任务,上级都会交给杨育才去做,而他的传奇也从“奇袭白虎团”开始……

“白虎团”其实是志愿军对李伪军首都师团第1联队的称呼,首都师团是李伪军中排名靠前的精锐部队,成立于1949年6月,由当时的“首都警备司令部”改编而成,成立时下辖第1、2、17和第18联队。

白虎团旗帜

朝鲜战争中,首都师团下辖部队多次发生变化,但第1联队始终都在建制内。作为1946年李伪军首批组建的8个步兵联队之一,其历史比首都师团还要悠久的第1联队,毫无疑问是该师团的主力部队。

一向看不起李伪军战斗力的美军将领,对首都师团也是另眼相看,称其为“韩国第一荣誉师”,该师团自称“无敌猛虎”,并以一只仗着血盆大口、露着黑色獠牙的虎头作为师徽。

1953年,正当朝鲜停战谈判即将达成的时候,李承晚集团蓄意破坏战俘遣返协议。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志愿军总部决定在金城以南地区发起夏季反击战役,由第20兵团负责具体实施。

第20兵团将兵力分为左、中、右三个集团,其中西集团右翼68军面对的敌人,就是首都师团。而68军想要进入首都师团防御纵深,必须要先啃下这块硬骨头。

在志愿军第68军203师制定的作战计划里,有这么一项任务:在战役开始发起进攻的同时,派一支精悍小分队插入敌军后方,用化装奇袭的手段,彻底断掉“白虎团”团部,从而有效地配合部队作战。

带领小分队执行这一任务的重担,最终被落在有勇有谋,被称为“大力士”、“飞毛腿”和“小诸葛”的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的肩上。之所以选择杨育才,不仅仅因为他多次出色完成任务,更是因为他胆大心细、机智勇敢。

杨育才身高180,大颧骨、高鼻梁,两臂筋肉突起,胸围宽阔。如果让杨育才穿上美军服装,来扮成美军顾问是再合适不过了。

上级在安排任务的时候反复强调:“小分队独立作战,任务专一,以消灭‘白虎团’为唯一目标。遇到敌军的时候能够绕就绕,能够混过去就混不过,绕不过混不过的话尽量动刀不动枪,避免打草惊蛇。”

完美分工,攻下白虎团

1953年7月13日晚,12名侦察员化装成敌军,在装扮成美国顾问的杨育才的率领下,沿着事先选定好的穿插路线,时而匍匐前进,时而跃进,犹如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插敌军心脏。

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战士们也越来越紧张,他们仿佛在闯虎穴一般,说不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就能碰到敌人。如果想要顺利完成任务,且不暴露自己,那么就需要获取敌人的口令。

也许杨育才就是这么幸运,敌军的口令竟然撞了上来。

当公路上升起一颗照明弹的时候,杨育才放慢脚步向后看出,看看有没有人掉队。谁曾想战士们不仅没有掉队,反而多了一个人,原来对方是从朝鲜部队溜出来的工事。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杨育才等人从这名工事的口中得知,今晚的口令是“古轮姆欧巴”。除此之外还弄清了“白虎团”团部的作战室、电台和警卫排的具体配置。

在前进的途中,小分队意外发现敌人藏在山谷里一个155榴弹炮群,其炮口正向我军阵地开火。侦察员们看到这里十分生气,个个都想掀掉这个炮群:“副排长,我们把他们全部干掉吧!”

杨育才摇了摇头,说:“不行,我们的目标是团部,攻打这里动静太大。如果出现一点风吹草动,说不动会出大乱子!”

在离“白虎团”团部不足500米的公路上,小分队又遭遇了敌人的车队,侦察员们立即隐蔽在路旁的稻田里。紧接着杨育才指挥大家向敌军车队发起袭击,经过一阵猛打猛冲,趁着夜色和敌人慌乱之际,杨育才等人迅速越过公路。

自以为天衣无缝的“白虎团”团长,此时正在会议室里手拿一根精致的教鞭,指着墙上的地图向部下们部署作战。

在杨育才的周密部署和指挥下,小分队分成4个战斗小组:

第一组由班长李培禄负责,消灭警卫排的敌人;

第二组由韩淡年负责,消灭文电室的敌人;

第三组由李志负责,消灭炮兵室;

第四组由杨育才本人负责,从团部的正门打进去,直捣“白虎团”指挥中心。

任务布置完毕后,4个小组同时从4个不同的方向向毫无准备的敌军开火。侦察员们人人当先,勇猛异常,在雨点般的枪声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不可一世的“白虎团”团部仅13分钟就被我军摧毁,团旗被扯下,团长和机甲团团长以及一名美军顾问被侦察员打死。

战斗结束后,侦察员们歼灭了54 名敌人、俘虏16名敌人、缴获大大小小汽车31辆和一批武器装备的辉煌战绩;而我突袭小分队无一伤亡。

拔掉“白虎团”这颗钉子后,志愿军顺利突破敌“首都师”的“密苏里防线”,将战线向敌方推进了18公里,也取得了夏季反击战役的胜利。此后第14天,也就是1953年7月27日,敌军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毛主席问萧华:此人现在担任什么职务?

奇袭白虎团一战,不仅让李承晚颜面尽失,同时也创下了我军作战史上的奇迹。副团长赵仁虎看着杨育才等人满载而归,心里十分高兴,立即向上级给大家请功。

为了表彰杨育才所率领的小分队所作出的贡献,杨育才被记下特等功一次,小分队则被授予集体特等功。除此之外杨育才等人还获得了一面特等功奖旗,上面写着“英勇插入敌心脏,捣毁剿匪建奇功”。

不久后,杨育才又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被朝鲜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以及各种勋章。杨育才从朝鲜回国的时候,还出席了全军英雄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

1953年9月,杨育才受邀参加国庆典礼,毛主席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人民感谢你!”后来杨育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自从回国后,他就一直待在济南军区,职位也一直都是副连长。

按道理杨育才应该会有上升的空间,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仍是副连长。其实对杨育才本人来说,职位的高低他并不在乎,只要国家和平就是他最大的愿望。不过尽管只是一个副连长,但杨育才也没有降低自己的标准,他平时依旧坚持训练,从没有一丝懈怠。

直到1964年,杨育才的命运再次发生转变。

京剧奇袭白虎团

根据杨育才率领小分队奇袭白虎团的事迹,志愿军第68军第203师文化干事王程远写成2万多字的报告文学,并以《奇袭》为题在《解放军报》上发布。后来王程远又将其改成6万字的长篇报告,随后又改成电影剧本。

志愿军京剧团前往朝鲜慰问演出的时候,意外得知了杨育才奇袭白虎团的事情,于是便将其改编为京剧《奇袭白虎团》,在战场上为志愿军战士们演出。

1964年6月,《奇袭白虎团》剧组来到北京演出。首场演出时,周恩来、朱德、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观看,给予高度评价,并和全体演员合影留念。

毛主席

1964年8月,《奇袭白虎团》剧组来到北戴河表演,毛主席刚好在北戴河休养,于是便观看了这一京剧。在观看《奇袭白虎团》的时候,毛主席听说这场京剧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便问一旁的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萧华:“这人现在还在不在?担任什么职务?”

萧华每天的工作都很忙碌,不可能清楚每位战士的情况,于是回答道:“主席,这我也不太清楚……”

毛主席没有继续追问,也没有责怪萧华,而是继续观看演出。但萧华认为自己没能回答主席的问题是恨不应该的,于是便找到好友杨得志寻求帮助。

杨得志和萧华是多年的老战友,此时正在济南军区当司令员,而杨育才刚好在他麾下当兵。当天晚上,杨得志接到了萧华的电话:“老战友,帮我找个老兵,叫杨育才,你看看他现在担任什么职务。”

萧华

杨得志从萧华的语气中听出他的着急,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即将部下找来,让他们去了解一下杨育才的情况。

当时第203师驻军江苏徐州,杨育才担任侦察连的副连长,带领战士们在江苏沛县的微山湖畔生产基地边生产边训练。第203师派干事刘瑞年和吕连澄等人调查了解杨育才的情况。

当时正值深秋,年近40岁的杨育才正带着一群十几岁的战士们在刺骨的湖水中苦练武装泅渡。杨育才当了10多年的连级干部,但他不计较个人得失,每年过年的时候都会到士兵食堂去帮忙,和战士们一起度过节日。

在得知杨育才的情况后,毛主席特意下令:“杨育才升任济南军区原陆军第68军第203师副师长。”除此之外,杨育才还在1975年10月奉命以中朝友好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出访朝鲜。

即使此时的杨育才已经功成名就了,但他始终保持着那颗初心,他可以和战士们打成一片,不过在训练的时候不会讲究一点情面,对战士们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杨育才不仅对手下的战士们严格,对自己的子女也是非常严格的,他经常告诫子女:“做人最重要的就是本分,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想着借父辈的光环,做一些投机取巧的事情!”

杨育才的大女儿15岁下乡,后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护校,并加入共产党。二女儿和三女儿都选择参军,不过她们在退伍时因为找不到工作而苦恼。

此时的她们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便想让父亲去说一句话,这样就不用发愁工作的事情了。不过不管二女儿和三女儿怎样求父亲,杨育才都不肯松口,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小女儿考进解放军测绘学院,唯一的儿子也选择当兵。儿子退伍后同样遇到找不到工作的问题,杨育才的妻子很心疼,希望他能够帮一下儿子。

不管妻子怎么劝说,杨育才都不肯同意,他常常对子女说:“不是我不想给你们说情,而是我每次想到那些在战场上倒下的战友们,心里就不是滋味,我怎么好意思向组织开口?我心中有愧啊!”

1991年10月10日,杨育才带着妻子和小女儿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探亲。他婉言谢绝当地领导为自己安排小汽车,一家三口坐一辆小面的回杨家山。

路过千户崖的时候,车子上不去,65岁的杨育才下车和大家一起将车推上去。在家乡逗留的10多天里,杨育才走亲访友,询问乡亲们的生活和生产问题,一再告诫子侄辈的孩子们不要浪费粮食。

1999年5月26日,杨育才平静地离开了,享年74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残阳暮雪2023-10-29 07:57残阳暮雪[甘肃省网友]110.41.151.228
    毛主席真是个令人敬佩的领袖,连京剧中的主角也能关心国家大事,为人民着想!
    顶6踩0
相关阅读
病逝于办公桌上的开国上将(毛主席曾生气地问:为什么要这样对他)

病逝于办公桌上的开国上将(毛主席曾生气地问:为什么要这样对他)

赵尔陆是山西崞县人,1905年出生,在求学期间,赵尔陆深受先进思想的影响,参加了多次的学生爱国运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加入了西北革命同志同盟会,此

2023-06-03

历史上过目难忘瞬间:随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李宗仁(朱德聂荣臻游十三陵)

历史上过目难忘瞬间:随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李宗仁(朱德聂荣臻游十三陵)

邓颖超青少年时期都是在天津度过的,这里有她很多美好的记忆

2022-11-26

此人排名曾在毛主席之前 长征途中却突然消失(原来是去见斯大林)

此人排名曾在毛主席之前 长征途中却突然消失(原来是去见斯大林)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红军在这期间经过了14个省,翻越了18座大山,跨过了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大约两万五千里,非常的艰难,最

2023-01-01

皖南事变中自杀的最高级将领 宁死不降(曾受到毛主席极力推荐)

皖南事变中自杀的最高级将领 宁死不降(曾受到毛主席极力推荐)

八路军和新四军是中共领导下的仅有的两支规模较大的主力部队

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