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抗战时日军的掷弹筒:因为没钱而被研发出来(打得美军都有阴影)

时间:2023-07-30 07:38:01

相关推荐

抗战时日军的掷弹筒:因为没钱而被研发出来(打得美军都有阴影)

当今世界大家都凭综合国力说话,谁更强,在国际上就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已经霸榜了前三位,所以在国际上说的话总是更有份量。

而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一直相辅相成,所以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的军事实力也稳居前三名。事实也真是如此,如今国际上最热门的武器,都是隶属于美式、俄式和中式。

但除了这三家之外,日式武器也很有自己的特色。他们从明治维新之后,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且在二战的战场上大显神威。只是因为发动了不正义的战争,所以二战之后便被限制军事发展罢了。

但在近现代战争中,日式武器的名声可谓是响亮。二战中日军出现的“三大件” :三八大盖、王八盒子和歪把子,一直到现在都是备受瞩目的武器。除此之外,还有令我军叫苦不迭的“掷弹筒”。

掷弹筒名声虽没有三大件响亮,但在我军的机枪阵地中,一直是被点名的传奇。抗战老兵一听到掷弹筒就头疼不已,甚至在太平洋战争中,掷弹筒落地时的炮火声,一度给美军留下了心理阴影,让他们在多年后一听到开瓶盖的声音,都会瞬间卧倒在地。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掷弹筒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一、掷弹筒的制式和优势

掷弹筒可以简单理解为迫击炮的缩小版,因为它的别名就叫超轻型迫击炮。口径一般在50毫米以下,抛射筒的长度在25厘米左右。全炮重3公斤,子弹头重约800克,杀伤范围在5米以上。

射速也快,在每分钟30发左右,也就是说,平均2秒就能发射一发。也因为掷弹筒发射所需要的时间短,所以日本普遍将他们用作指挥部队的自卫武器。一旦有敌人向前,一发轻型迫击炮,不用两秒钟就能解决。

日军在二战中使用的掷弹筒一般分为两种: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和89式掷弹筒。这两种制式的掷弹筒外形上没有太大区别,其他方面的数据也相似,只是射程这一点差别较大。

大正十年式掷弹筒的射程稳定在150米左右,1920年就在日本军队中列装。但是大家在战场上应用来之后才发现“毛病”,150米的射程,就代表需要冲到敌人前面150米,或者等敌人自己送上门。但无论是哪种可能,日军都会率先死在对方的机枪扫射下。

于是日军很快就改良出了89式掷弹筒,有效射程直接提高到500米,最大射程甚至可以达到700米,也就是说日军再也不用到150米的前线去送死了。

掷弹筒可以说是一经面世就被广泛应用于战场的典例,一般50毫米左右的迫击炮重量都要超过6公斤,但掷弹筒只有3公斤,比步枪还要轻。它非常方便携带,能够跟随步兵作战,并且随时进行火力支援。这时候如果是扛着6公斤的迫击炮,就很难及时跟谁步兵冲锋了。

而且掷弹筒还有一个优点,在5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范围内,它的杀伤力并不低,但是造价却非常便宜,仅需2百日元左右。当时一门迫击炮的价格在2千日元,这十倍的价格差距,怎么看都是掷弹筒性价比高。

日本当时国力有限,本身资源也少,对于这种高性价比的武器自然是要大量制造。而且不止是日本,我国军队也是看上了掷弹筒的威力和造价便宜,在抗战中就仿造日军的掷弹筒形式,造了4万多枚掷弹筒应用于战场,亦算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了。

二、掷弹筒的研发是因为穷,算是迷你版本迫击炮

掷弹筒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因为重量轻,可以被单兵携带,所以不占编制。也就是因为这些优势,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影视剧中,日军跟不要钱一样,在战场上“猛砸” 掷弹筒。

日本的每个步兵小队中会有一个掷弹分队,这个分队有12名士兵,又分成了3个掷弹小组,每个小组4人。这4人中包括两名炮手和两名弹药手,每个士兵身上可以携带8枚榴弹和2枚手榴弹,手榴弹也是可以通过掷弹筒发射的,所以说每个士兵共有10枚弹药。

而且遇到战况紧急的时候,军队还会增加弹药供应,每人再增加8枚弹药,也就是18枚的配置。在战场上这个火力,经常打得我军叫苦不迭。每逢两三秒的时间,就有一枚弹药在自己身边爆炸,其密集程度跟大雨似的,搁谁都顶不住这火力和压力。

不过这一般是甲级部队的配置,乙级、丙级这些部队根本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他们一般只配备两个掷弹筒,弹药的供应也非常有限,远达不到影视剧中宣传的那种效果。

遇到这些部队的话,还是不用怕的。赶在他们换装弹药的几秒间隔,冲到面前厮杀即可。抑或是直接等日军扔完,再进行冲锋。

所以这是一个误区,虽然掷弹筒造价低,也方便携带,但日军的火力远没有这么猛。毕竟不是真的不要钱,国土狭小的日本也经不起这么造作。因为掷弹筒一开始被研究出来,就是因为日本实在太穷了。

掷弹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日俄战争时期,这场战争日本虽然赢了,但是损失却非常惨重。光是旅顺战役,就损失了5万名士兵,更是一天之内伤亡5千人,而这些日本士兵都惨死在俄军的迫击炮下。

回去之后日本就一直沉溺在对迫击炮的研究了,因为太穷了,无法像欧洲军队和俄国军队一样大规模配置迫击炮,所以就想尽办法“偷工减料”,作为迫击炮的迷你版本,掷弹筒就横空出世了。

不过虽然是迷你版本的迫击炮,掷弹筒本身却不算在炮的行列里,因此也没有在炮兵的编制上。前面说了掷弹筒很轻,所以没有编制,它最多了只算是一种步兵的装备罢了。

三、雨林作战颇有效果,坦克集群面前不值一提

掷弹筒对于我军所产生的杀伤力非同小可,自从掷弹筒出现在抗日战场上,机枪手就成了伤亡率最高的兵种了。

日本步兵在冲锋的时候,掷弹筒的小分队可谓是随叫随到。他们在冲锋机枪堡的时候,也基本用足了火力,身上10枚弹药全部打光,所以我军也损失惨重。

而且日军在人道主义这一方面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他们为了胜利,甚至使用掷弹筒发射毒气弹,也给我军士兵造成了大量的伤亡,甚至危害到了很多无辜的平民百姓。

不只是在中国战场上,太平洋战争中,美军也是因掷弹筒吃足了苦头。美军的武器先进,也不差钱,所以打仗都是一来就上重火力覆盖战场,直接就给日军打懵逼了。

日军迅速调整策略,也不抢滩了,直接躲进雨林里打起了游击战。而游击战的主武器,不是名声显赫的三八大盖,而是掷弹筒。

他们架起掷弹筒,龟缩着、不动声色等美军靠近。一旦进入掷弹筒的抛射范围内,他们就会马上发射弹药,让美军死无全尸。

美军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将火炮都拉进了热带雨林,然而成效也不大,完全没有掷弹筒的便携性。讲句难听的,拉着火炮穿梭,跑都跑不过日军。

掷弹筒的弹药不断在自己身旁爆炸,又分不清是哪个方向投掷过来的,这给很多美军都留下了创伤后遗症。

以至于战争结束后,他们依然非常排斥“砰砰砰”的声音。就算是一个生活中有人敲门,亦或是开个香槟盖子,他们都会迅速卧倒在地上。

不过掷弹筒也不是能让所有的士兵都变成美国大兵,如果掷弹筒出现在西线战场的话,苏联和德国绝对不会当一回事。

苏德战争打得太惨烈了,不是小小一个掷弹筒能产生的伤亡。西线战场已经迎来了彻底的炮兵时代,都是先轰炸一轮,将一切工事都炸成粉末。随后再让钢铁巨兽坦克上场,直接碾成平地。

炮战和坦克战,是苏德战场的打法。大家都是几百公里的战线来回拉扯,而掷弹筒最多也就是700米的射程,实在是不足一提。

掷弹筒很难在坦克集群作战中产生任何优势,他们最多只能在东线战场上发光发热。因为东线战场上更多的是步兵作战,游击战和巷战这种小规模的战局。换句话说,掷弹筒是个好东西,只是上不了大台面罢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工作与快乐2023-12-28 00:27工作与快乐[河南省网友]202.180.130.78
    这就是所谓的“以卵击石”,在困难面前,人类的智慧总是能够找到出路。
    顶0踩0
  2. L海青2023-11-07 18:50L海青[青海省网友]1.181.104.123
    日军真是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发挥了惊人的创造力,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聪明才智。
    顶0踩0
  3. 鑫垚2023-09-18 13:14鑫垚[甘肃省网友]103.40.115.196
    这就是典型的“穷则思变”啊,看来战争真的会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顶1踩0
相关阅读
从装备奇缺(到九百门炮31小时拿下锦州…解放东北的装备从哪来)

从装备奇缺(到九百门炮31小时拿下锦州…解放东北的装备从哪来)

...,装备步马枪 160881 支,轻机枪 4033 挺,重机枪 749 挺,掷弹筒 998 具,各种炮 556 门。而此时中共东北部队所配武器要比 1 月时大概多了步马枪 20000 支左右,轻重机枪 1000 挺左右,各种火炮约 200 门。这期间的武器增量之大很难...

2023-10-01

上甘岭 我们顶住了美军最热的火炮(美军却被我军的冷枪打出阴影)

上甘岭 我们顶住了美军最热的火炮(美军却被我军的冷枪打出阴影)

...右,怎么样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当然,弹药武器消耗对美军来讲,不算战损,不然也就不会有范佛里特弹药量了。范佛里特上甘岭战役是惨烈的!在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43天里,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

2023-06-28

抗战时期苏联援助给中国多少武器 给八路军多少(从一幅照片说起)

抗战时期苏联援助给中国多少武器 给八路军多少(从一幅照片说起)

...军的作战编制中,一个181人的中队装备有9挺轻机枪、9具掷弹筒,日军基本的战术单位是大队,一个1100人的日军大队有一个机关枪中队,装备8挺重机枪,一个炮小队,装备2门九二步兵炮。按照八路军12个战斗连1个侦察连1个特务...

2023-08-05

美军实验室研发可改变结构的液态金属(如科幻电影)

美军实验室研发可改变结构的液态金属(如科幻电影)

美军开发出特殊的液态金属系统,可在受压时自主地改变结构,以便成为更好的导体。这种仿佛科幻电影中才有的液态金属,在现实生活中有多种应用,其中包括下一代的穿戴式电子产品。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ir Force Research Labo...

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