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123排行榜 > 综合 > 正文

中国宝贵文化遗产之探索(二)

时间:2023-06-29 18:14:06

相关推荐

中国宝贵文化遗产之探索(二)

.12.19

2002年起,为了更好地保护国家一级文物,避免特别重要的一级文物流失海外,国家开始公布禁止出国(境)展览的一级文物名单,截至目前公布了三批次,累计共有195件。一级文物是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堪称“国宝中的国宝”!为一探究竟,本刊特以《国家宝藏》栏目系列,继上期继续推出,以飨读者。

17齐王墓青铜方镜

西汉时期,1980年山东淄博大武公社窝托村南古墓五号陪葬坑出土。

方镜长115.1厘米,宽57.7厘米,厚1.2厘米,重56.5千克。背部有五个环形弦纹钮,两短边又各铸二钮。每一环钮四周饰柿蒂形纹。尤为特殊的是铜镜背面的龙纹图案,龙身卷曲,张嘴吐舌,栩栩如生,线条自然流畅,极为生动活泼。

龙纹是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早期的流行纹饰,此镜背面的图案对流行纹样做了改造,与长方形镜体相得益彰,可谓匠心独运。

现藏于山东省淄博博物馆。

18铸客大铜鼎

战国时期,又称楚大鼎或大铸客鼎,1933年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

鼎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耳高36.5厘米,腹围290厘米,深52厘米,足高67厘米,重约400千克。型制圆口方唇,鼓腹圆底,附耳、耳上部略外展,三蹄足。腹部饰一周突起的圆箍,箍上饰模印花纹,双耳和颈部外壁饰模印菱形几何纹,足根部饰浮雕旋涡纹。鼎口平沿刻有铭文12字,刻铭开头即是“铸客”二字,故以此命名。前足膝部和左腹下外壁各刻“安邦”二字吉语。

鼎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青铜礼器,是统治阶级用来“明尊卑,别上下”的等级和权力标志。此鼎在数千件楚器中最为雄伟,体量巨大,造型设计追求力量与气势的完美结合,呈现出其主人拔山盖世的雄心壮志,堪称楚王重器。

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馆。

19朱然墓出土图漆盘

三国时期(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墓主为三国时期吴国右军师左大司马当阳侯朱然。

漆盘直径24.8厘米,高3.5厘米,木胎制成,为陪葬的盛食器。此件漆盘主要为彩黑、红二色,绘制贵族宴饮、出游、娱乐、梳妆情景,古朴典雅。盘内、外颜色有所不同,内壁和底部髹红漆,外壁及底部髹黑红漆。盘中画面用色讲究层次和轮廓勾勒,显现出三国时代吴地漆器彩绘的高超工艺。

汉代以后,随着瓷器工艺的发展,漆器作为实用品的价值逐渐削弱,而被越来越多地作为工艺品,其技艺也越来越精美,历朝历代都有精品传世。

现收藏于马鞍山市博物馆。

20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三国时期(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

漆木屐长20.5厘米、宽9.6厘米、厚0.9厘米,木胎,一对,屐板和屐齿由一块木板刻凿而成。屐板前后圆头,略呈椭圆形;屐齿为前后两个;系孔有三个,前端一个,后端两个,彩绳早已腐朽不见。木屐主体刻凿完成后,工匠又在木胎上打灰腻,一面发黑漆,漆面光泽,另一面在灰腻中镶嵌细小的彩色石粒,然后上漆,磨平,露出点缀其间的彩色小石粒,使之呈现一定的美感。

在朱然墓漆木屐未出土前,一般认为漆木屐是日本人最早发明,而朱然墓漆木屐的发现,证实木屐是在中国通过唐文化东传到日本,最后被日本逐渐使用。

现藏于马鞍山市博物馆。

21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

北魏时期,1965年山西省大同市石家寨司马金龙墓出土。

漆屏每块长约8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2.5厘米,木板制成。风较完整的漆屏共有五块,图为其中两块。屏风版面髹朱漆,采用铁线勾勒和色彩渲染的手法,墨线勾勒轮廓,内填黄、白、青、绿、橙红、灰蓝等色绘制人物故事图案,人物的描绘因色彩浓淡不同具有了立体感和肌肤色调,形象尤为生动逼真,使整幅画面具有层次和纵深远近的空间关系。

漆画的题记及榜题处涂黄色、书黑字,是珍贵的北魏墨迹。屏风上的人物故事画是目前北魏画迹中有准确纪年的作品,弥足珍贵,对了解和研究北魏时期中国髹漆工艺,研究北魏前期的书法和绘画风格及古代绘画史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现藏于大同市博物馆。

22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

北齐时期,1979年山西省太原市王郭村娄睿墓出土,疑似出自以善画鞍马人物而著称的北齐宫廷大画家杨子华之手。

娄睿墓中原有壁画400多平方米,保存下来的有200多平方米,生动描绘了墓主人生前出行、筵宴等奢侈的生活和死后升仙的景象。

鞍马出行图壁画是北齐娄睿墓中壁画一小部分,位于娄睿墓墓道西壁中栏,为长卷式构图,分成几段,每段前有二骑作前导,后面八骑跟随,描绘墓主人生前出行时情景。画家先以淡墨勾勒线条轮廓,再涂以红、黄、石绿、石青、褐色等颜色,色彩鲜艳夺目、富丽堂皇。整幅图画面层次分明、构图新颖、人物生动、生活气息浓厚、技法娴熟,堪称中国绘画史上的精绝之作,是研究南北朝晚期封建意识形态的重要资料。

现收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23涅盘变相碑

武周时期,山西省临猗县大云寺遗物。

碑形为螭首龟趺,高302厘米,宽87厘米,厚25厘米,于唐天狩二年(591年)所作。碑身正面中央浮雕为佛祖涅盘之时众弟子举哀情景。上部分雕“纳棺”“临终遗戒”“荼毗”“送葬”四图;下部为难陀供养图,碑额部雕众弟子将之护持须弥山,下层刻施主姓名;背面雕为母说法、焚棺和双足显圣、天界起塔。此碑意在表现佛祖涅盘前后的情景与佛陀讲法度人故事,构图紧凑,雕工细致,颇具隋唐时期雕刻的圆润华丽之风。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涅盘变相是佛教艺术创作中的一大主题。尤其隋唐时期,佛教盛行,出现了诸多有关佛陀涅盘的雕刻、壁画和绘画作品。

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馆。

24常阳太尊石像

又称常阳天尊石像,为道教上仙太上老君造像,山西省运城盐湖区安邑镇道观遗物。

石像高1.5米,白石雕造,于唐开元七年(7)雕凿而成。天尊右手持扇,左手扶几,盘坐于长方石座上,面容饱满、形象丰颐,神态庄严和穆,是典型的唐代造像风格。整体雕刻线条圆润流畅,衣纹清晰。底座四面刻有铭文及供养人的姓名,体现了雕刻的年代和造像的原因。

约从北魏起,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唐代皇室姓李,因此追老子李耳为先祖,奉其为玄元傲帝。李唐王朝崇奉道教,各地兴建道教宫观,道教造像也得到很大发展,并逐渐形成这一时代的独特风格。但由于历史原因,唐代道教造像流传后世的十分少见。常阳太尊石像是研究道教、古代雕塑及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现藏于在山西博物馆。

25大玉戈

商代前期,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

整体呈硕长形,青黄色玉质,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通体光素,由刃和柄两部分组成。刃部一边平直,一边略成弧形,两边均有刃,头部较为尖锐。柄部略成长方形,上下两侧有稍微凸起的脊。刃部和柄部相交之处有一个圆孔,在使用的时候以绳子穿过圆孔,将大玉戈固定在木柄之上。

玉在我国古代具有重要意义,使用上有严格区分,功能上主要分为礼玉(包括瑞玉、祭玉)、装饰玉和葬玉三种类型。这件大玉戈属礼玉,主要用于祭祀及作为仪仗,是目前出土的玉戈中最长的,堪称“玉戈之王”。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26曾侯乙编钟

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全套编钟由多达65件青铜乐钟和钟架组成。高大的钟架,由长、短不同的两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尺形的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由6个佩剑武士形铜柱和8根圆柱承托,构成上、中、下三层。乐钟分8组悬挂在钟架上,上层3组为钮钟、中层3组为南钟、下层为2组大型长枚铺钟,另有镈钟1件(刻有铭文记述乃楚惠王赠送);中间及下层的称为甬钟,全部甬钟的记事铭文均为“曾侯乙作持”5字,标明钟的制作和享用者是曾侯乙。

乐钟及钟架铜构件是铜、锡、铅合金,合金比例因用途而异。用挥铸、分铸、锡焊、铜焊、铸镶、错金、磨砺制作而成,铸工考究、工艺精湛。采用圆雕、浮雕、阴刻、彩绘等多种技法,纹饰精美,以赤、黑、黄诸色映衬青铜本色,庄重肃穆,精美壮观,堪称战国时期青铜乐器的巅峰之作。

编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音质纯正。钟上还刻有错金铭文2828字,加上钟架横梁、编悬配件上的铭文、磬铭文、磬盒铭文总字数3775字,是关于记事、标音、律名关系的重要内容,是先秦乐律的重要资料。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27曾侯乙墓外棺

战国时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此棺原位于地下13米深的墓穴之中,是墓室内主棺,棺内套有一内棺,成殓着墓主人的尸骨。外棺采用透雕、浮雕、圆雕等技法,彩绘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用笔自然流畅。文饰有云纹、三角形纹等,尤其以龙纹变化复杂,最具特色。外棺是铜框架里嵌厚木板构成,重约七吨半,外表装饰并不华丽,但设计者十分细心:在外棺一侧的下方开了一个门洞,有人猜测,也许是为了让主人的灵魂能够自由出入。

此外棺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是我国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结构最复杂、器形最大、体量最重,并与金工结合的一件特大型漆器,对研究战国时期楚地文化风俗具有重要意义。

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28曾侯乙青铜尊盘

战国早期,1978年于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尊高33.1厘米,口宽62厘米。尊敞口,呈喇叭状,宽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饰玲珑剔透的蟠虺透空花纹,形似朵朵云彩上下迭置。尊颈部饰蕉叶形蟠虺纹,蕉叶向上舒展,与颈顶微微外张的弧线相搭配,和谐统一。在尊颈与腹之间加饰四条圆雕豹形伏兽,躯体由透雕的蟠螭纹构成,兽沿尊颈向上攀爬,回首吐舌,长舌垂卷如钩。尊腹、高足皆饰细密的蟠虺纹,其上加饰高浮雕虬龙四条,层次丰富,主次分明。

盘高24厘米,宽57.6厘米,深12厘米。直壁平底,四龙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只方耳,皆饰蟠虺纹,与尊口风格相同。四耳下各有两条扁形镂空夔龙,龙首下垂。四龙之间各有一圆雕式蟠龙,首伏于口沿,与盘腹蟠虺纹相互呼应,突破了满饰蟠螭纹常有的滞塞、僵硬感。尊和盘均铸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

尊是盛酒器,盘一般作水器用,二者合为一器。整套器物纹饰繁缛,穷极富丽,其精巧达到先秦青铜器的极点。尤其是器上镂空装饰,透视有若干层次,是用失蜡法铸造。此物证实了2400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29彩漆凤鹿木雕座屏

战国时期,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

屏通高15厘米、长51厘米、座宽12厘米、屏厚3厘米,木质,周身髹黑漆,用朱红、灰绿、金、银等色漆彩绘。外框长方形,其中透雕和浮雕了五十一只动物,包括大蟒二十条,小蛇十七条,蛙二只,鹿、凤、雀各四只。透雕部分由两约对称的图形组成,两组图形完全相同,构图十分稳定。每组图形都以双凤、双鹿围绕“鸷鸟搏蛇”为中心。底部浮雕以纠结的蛇、蟒和蛇吞蛙为主要内容。除边框为直线外,鹿、凤和蛇的轮廓均为曲线,形成有动感的韵律。

各种鸟、兽、蛇、蛙都以写实的方法表现,但它们的动态和身上的羽毛、斑纹是理想化的,比自然更具有规律,也更美。左右两只鸷鸟各衔蛇两条,两条蛇都盘成对称的花结,委婉自由、玲珑剔透,是座屏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这件座屏在艺术上极为成功,是楚国漆工艺品的代表作。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30红山文化女神像

新石器晚期,1983年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女神庙主室西出土。

红山文化的一个重要发现是牛河梁的女神庙。庙址由南、北两组建筑组成,其中北组为主体建筑,南北十八米余,东西宽近七米。墙壁经过彩绘,室内发现有大量的人物塑像碎块,有头、肩、手及乳房等部位的残块,均属女性。头部真人大小,面涂红彩,双眼镶嵌青色玉片,这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

现藏于辽宁省考古研究所。

31鸭形玻璃注

北燕时期,1965年北票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出土。

注长20.5厘米、腹径5.2厘米,重70克,淡绿色玻璃质,质光亮,半透明,微见银绿色锈浸。体横长,鸭形,口如鸭嘴状,长颈鼓腹,拖一细长尾,尾尖微残。背上以玻璃条粘出一对雏鸭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两侧各粘一段波状的折线纹以拟双足,腹底贴一平正的饼状圆玻璃。

此注造型、装饰艺术与风格皆属罗马玻璃系统,其吹管成型、热贴玻璃条等也是古罗马玻璃制作的常用技术。经检验,材质更是当时中国尚不能自主生产的古罗马帝国的钠钙玻璃,应是产于今叙利亚至地中海沿岸一带的古罗马帝国,由西域经草原之国——柔然传入,再传进冯氏北燕的。此注是研究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中外现存罗马玻璃器中的瑰宝!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32青铜神树

夏代晚期,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

神树通高3.96米,由于最上端部件已缺失,估计全部高度应该在5米左右,含底座、树身、龙三部分。底座圈上的三个拱形足,如同树根。树干笔直,套有三层树枝,每一层三根枝条,全树共有九根树枝,所有的树枝都柔和下垂。枝条的中部伸出短枝,短枝上有镂空花纹的小圆圈和花蕾,花蕾上各有一只昂首翘尾的小鸟,共九只;枝头有包裹在一长一短两个镂空树叶内的尖桃形果实。每层三根枝条中,都有一根分出两条长枝。在树干的一侧有四个横向的短梁,将一条身体倒垂的龙固定在树干上。

这株铸造于3000年前的青铜神树与传说中的扶桑树及太阳神鸟有关。传说在遥远的东方和西方各有一棵巨大的扶桑树,是太阳神鸟升起和栖息的场所,每天早上太阳神鸟从扶桑树上升起,晚上落在扶桑树上休息。传说远古,天有十日,每天升一日,余下的九只太阳神鸟就栖息树上。

现藏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33三星堆出土玉边璋

商代,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

此物通长54.5厘米,遍体满饰图案,分上下两幅对称布局,内容相同,最上一幅平行站立三人,头戴平顶冠,戴铃形耳饰,双手在胸前做抱拳状,脚穿翘头鞭,两脚外撇站成一字形。第二幅是两座山,山顶内部有一圆圈(可能代表太阳),在圆的两侧分别刻有云气纹,两山之间有一盘状物,上有飘动的线条状若火焰。在山形图案的底部又画有一座小山,小山的下部是一方台(可能代表祭祀台),山的外侧,一只大手彷佛从天而降,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第三幅是两组S形勾连的云雷纹。云雷纹下的一幅也是三个人,穿着和手势与第一幅相同,所不同的是这三个人戴着山形高帽,双脚呈跪拜姿势。第五幅又是两座山,内部结构与第二幅相同,所不同的是山外两侧各立有一牙璋,右边的山头伸出一个状若象勾状物横在两山之间。

这些图案反映出古蜀人在祭坛上举着牙璋祭祀天地和大山,而且天神已有反应,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是要赐福于下界的表示。

现藏于四川省考古研究所。

34摇钱树

东汉时期,1990年四川省绵阳市何家山二号汉墓出土。

树通高198厘米,整体由基座、树干、树冠等共二十九种部件衔接扣挂而成。基座为红陶质,座身上有浮雕天绿、辟邪和几何纹,风格古拙、稳重,颇有大汉遗风。树用青铜浇铸,树冠可分为六层,顶层饰凤鸟为树尖。铜管作树干,插在陶座之上。五组枝叶分插在树干套管上,各层叶片两两相对,向外伸出,树叶婆娑,“果实”累累,上缀满汉代五铢钱和近百个人物、动物图案。

这件东汉摇钱树是目前国内现存摇钱树中最高大、保存最完整、工艺最复杂的一株。其高高在上的西王母端坐在由神兽围绕的宝座之上,似乎保佑着天下善良的人们能享受到西王母的天国仙境。斑驳的色泽、古拙的花纹图饰,散发着远古的味道。枝叶上玲珑剔透的人物,到处悬挂的铜钱表达了人们渴求财富的愿望。

现藏于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

35铜奔马

东汉时期,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的东汉墓中出土。

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昂首嘶鸣,躯干壮实、四肢修长,头顶的鬃毛和马尾一致向后飘飞,浑圆的躯体呈流线型,四肢动感强烈,三足腾空、飞驰向前,右后足正巧踏在一只疾飞的燕背上,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

奔马造型巧妙地利用了力学支点,铸造了风驰电掣的千里马形象。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标准尺度衡量此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因此,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又是相马的法式。

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36铜车马

秦代,1980年中国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坟丘出土。

车共两乘,一前一后排列,经复原,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一号铜车马为双轮、单辕结构,前驾四马,车舆为横长方形,宽126厘米,进深70厘米,呈横长方形,有圆形车盖,前面与两侧有车栏,后面留门以备上下。车舆右侧置一面盾牌,车舆前挂有一件铜弩和铜镞。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铜御官俑。其名叫立车,又叫戎车、高车,乘车时立于车上。

二号铜车马是四马鞍车(即坐乘的车) ,车马全长 317 厘米,高 106.2 厘米,为凸字形,分前、后二室,其间以车相隔,车舆上有穹窿形的椭圆形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左、右、前三面各有一窗,后有门,门窗可灵活启闭,前室为御手所居,内跽坐一御官俑,后室为主人所居。

二车皆双轮、单辕,四马驾车,车上各有一名御手, 铜御官俑戴冠佩剑坐于前室,挽具齐全,有的用金、银装饰。车通体彩绘有卷云纹、云气纹和几何纹图案。车、马、俑部件均由铸造成型,再经多种工艺加工和组合,其饰件的金银细作工艺十分精湛。

铜车马是研究秦代舆服制度、单辕车系驾方法和冶金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机械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级重要的历史价值。

现藏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37墙盘

西周中期,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家村出土。

盘通高16.2厘米,口径47. 3厘米,深8.6厘米,微氏家族器具,盥洗器。此盘造型规整,纹饰精美,敞口、浅腹、圈足,腹外附双耳;腹部饰凤鸟纹,圈足部饰两端上下卷曲云纹,全器纹饰以云雷纹衬地,显得清丽流畅。

此铜盘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墙的人为纪念先祖而作。盘内底部刻有18行铭文,共284字,记述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迹及作器者的家世,颂扬祖先功德,祈求先祖庇佑。其简明整齐的四字句式,是已知时代最早的带有较明显骈文风格的铭文作品,典型的追孝式铭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最长的一篇铜器铭文。

现藏于陕西省周原扶风文物管理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蘇郁2023-11-30 03:51蘇郁[黑龙江省网友]203.56.68.71
    通过这篇文章,让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希望能够保护和传承好这份宝贵遗产。
    顶7踩0
  2. 蓝尘2023-09-14 11:03蓝尘[天津市网友]103.42.10.230
    这篇文章真是让人对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有了更深的了解,期待能够继续探索更多!
    顶9踩0
相关阅读
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中国顶级传世国宝有哪些)

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中国顶级传世国宝有哪些)

记得之前为大家介绍过日本十大传世国宝,下面和探秘志小编一起看看咱们中国的各大宝贝吧

2023-05-23

北京故宫三大镇馆之宝 中国顶级国宝有哪些(错过可惜)

北京故宫三大镇馆之宝 中国顶级国宝有哪些(错过可惜)

但是故宫博物馆中文物数量比较庞大,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哪些呢?下面和探秘志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北京故宫的三大镇馆之宝吧

2023-09-22

三大古国上千年的稀世文物(中国这件是其他古国文物的爷爷辈)

三大古国上千年的稀世文物(中国这件是其他古国文物的爷爷辈)

其中陶鹰鼎的历史是最悠久的,可谓是其他两件文物的爷爷辈,看到了之后让人叹为观止

2022-12-03

为什么称三星堆遗址是外星文明 考古专家这么说(地道“中国出品

为什么称三星堆遗址是外星文明 考古专家这么说(地道“中国出品

为什么三星堆文明像来自外星?于1929年开始挖掘的三星堆古遗址连续不断的考古发现频繁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出土的大量震撼人心富有神秘色彩的文物,如青铜

2023-05-28

兵马俑在日本展出 被日本人推倒摔碎(中国的回应很硬核)

兵马俑在日本展出 被日本人推倒摔碎(中国的回应很硬核)

但是它们却可以带领着我们与千百年前的古人直接沟通对话,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方方面面,所以历史文物古迹是存在着非凡意义的

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