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真实的战争:第五次战役的总结和相关文章错误观点的纠正

时间:2023-05-01 07:47:02

相关推荐

真实的战争:第五次战役的总结和相关文章错误观点的纠正

对于这场战役,国外有的评述韩战的外文书籍将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称之为第六次战役, 因为它是在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结束后的第三个星期才发动的,与第二次战役(50年11月底到12月初)和第三次战役(51年1月1日到7日)战役间的间隔差不多。

至于为何我方要称之为"第二阶段",而不是"第六次战役",这个查了很多资料,没找到原因,但无论如何称法,客观地说,它对于我方是一次惨痛的教训。在整个战役过程中,从开始进攻到后撤,我方以如此巨大的人员优势,加上进攻方向选择的主动权和突然性,都无法将美军击溃,以致最终无法将优势转化为胜利。

此战后,我方也终于开始彻底意识到双方实力的差距,后勤的脆弱,对方完全的制空权,没有尽头的炮火压制,对手机械化部队的快速优势等等这些都让我军明白了现代化战争和过去战争的区别,这已经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不是过去那种靠战斗意志和人海战术就能横扫一切的时代了。

战役的总结

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战役失败,几乎差点造成我方战线全线崩溃的严重后果,而最终能维持今天的分界线,从根本来说,实际上是拜赐于李奇微后来的误判和美国政府的对韩战争政策改变。而第五次战役的之所以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以彭老总为首的部分志愿军高层的错误判断,继续着过去的惯性思维,进行着一种自认为有效、但对方已早有对策的军事方针而导致。

李奇微

李奇徽接任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后,决心以装备和火力优势来击败我军队,前面说过,此人极为务实。他上任后向美陆军司令部索要了更多的炮营,以加强军、师一级的支援火力;他还改善了美陆军与空军的联络,增强了美空军对战场的战术火力支援;他还设法为大部分步兵团增加1个坦克连(21辆),增强了美步兵攻防能力。

最为重要的是,他还通过胜利增强了美军的士气,通过像砥平里这样的战斗,改进了美军防御战术。他还善于总结经验,分析掌握了我方作战规律。还能通过侦查、分析,较为准确地判断出我方的进攻时间和方向,美第八集团军在李奇微上任后短短数月的时间,从装备到士气,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我们却对此毫无所知。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战在这一点上开战之初我军就已经埋下了将来失败的种子。

反观我方,在第四次战役后的美军连续反击下,人员、装备损失惨重,第9、13兵团士气下降,新入朝的19兵团、3兵团虽然士气不低,但没有与美韩军作战的经验;我方尽管此时接收到大量苏联援助,已经有比前三次战役拥有更多、更好的装备和炮火支援,但由于美方早已有防备,修筑了比较完善的工事,炮火杀伤率对美军并不高,而我方的炮火在进攻的时候,由于后勤的无力,无法快速跟进前进的步兵继续支援,常常在攻坚战上使得我方的攻击虎头蛇尾。

我方的指挥官似乎也没能在第四次战役中认识到这种变化,仍一厢情愿地以为用老办法(集中优势兵力,突破、包抄),还能迅速击败美军。甚至将兵力集中到空间非常狭小的东部山区,以期利用山地降低美军机械化的优势,并通过突破弱小的韩军防守,达到对美军的包抄并消灭的目标。

而美2师就是吸取了第二次战役失败的教训,作了充分的防御准备;尽管美军高层最初判断错误,但情况明确后,立即给予了美2师支援并全面反击,以攻为守。而且我方一厢情愿的攻击,在未能奏效时仍没有尽快撤退,仍期待向纵深攻击中能制造出机会,以为主动权还在自己手里,但当美军反击开始后,才发现自己已彻底地被动了,甚至差点局面不可收拾。

兵者,险事也!战争,是双方指挥官的互弈,是一场比拼智力、经验、、指挥能力、装备、士兵素质甚至运气的全方位博弈。在这次战役中,这些惨痛的教训成为后来我军的宝贵财富,在后来的战争发展中,我军开始理性,不再大规模出击,主要利用地形优势开始防御,在防御中积极杀伤敌人。让美军最后不得不坐回谈判桌前,从这些地方上看,这次战役后期的失利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另外,许多发表在网络上描述第五次战役的文章错误很多,经过多次严谨的资料查找和对比,对发生在第五次战役中的这些观点,下面纠正下:

一,美军并未设计一个圈套

有文章说,这次战役是美军故意设下的一个圈套,前期故意示弱,诱使我军进攻的。其实美军并未设计任何圈套,以引诱我方进攻后围歼我军。我们中国人自古喜欢计谋,常常有这样的战例:布下圈套,引敌人上钩,然后伏兵四起,将其歼灭。但实际上这种计策在现代战争中是很难做到的。而且,如果双方现代化力量差距太大时,就算做得到,也不会成功。

克劳塞维茨就在《战争论》中指出,战争的对象不同于其它科目对象,战争的对象是人,是人就会有反应,你可以设计陷阱,但对方未必会跳入你所设的陷阱,因为现代军事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军事历史和军事计策已有深刻的研究,在所正在进行的现代化战争中,任何一方都不会轻易地陷入对手的陷阱的。总之,您可以细数下,在现代战争中,实施这样的计策成功难度反正是非常大的,有也只是个例。

朝鲜战争前期,美军所用的战术其实基本是坚守其已巩固的阵地,尽可能地用火力对我方进行杀伤,当实在守不住的时候,则交替掩护后撤到预设的阵地。然而在复杂的战场形势下,就连这样简单的战术,联合国军都无法保证能完全实行无误。在战役的前两个阶段中,都有撤退失误导致的重大损失和整个战线被突破,只是由于联合国军的梯级防守和预备队的迅速封堵和装备火力优势,才使得形势得以挽救回来。

2,范弗里特执行李奇微的预定计划能行吗?

有人认为,范弗里特在战役开始后处于劣势主要是因为没有能执行李奇微的预定计划:在战役第1阶段就将前线军队及时后撤,然后以骑1师和美7师夹击我军队。不然前期联合国军就不会打的这么惨,不过从战役后期发展来看,反过来说,如果这样的话,我军也可能没有这么大的损失。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计划是无法实现的。

首先,联合国军的战线已经被突破,前线的部队已经无法与中国军队脱离接触,尤其是韩军甚至被紧追到三七线。其次,美7师还在美10军的区域,撤下来并作好攻击准备至少要一个星期,因而他所声称的计划是根本无法执行的。

三,李奇微对我军进攻的"礼拜攻势"判断

这次战役中,李奇微也不是如许多文章所述,精确算准了我军的"礼拜攻势",并在我军进攻7天后就开始反击。这些描述放到第四次战役中可能还比较准确。

依艾坡曼所述,真正指挥战斗的是范弗里特,而算准中国军队粮弹即将消耗完的那个人并不是李奇微,而是美10军军长阿尔蒙德手下作战部的一个中校参谋,而他的依据则是因为我方所能控制的补给线(公路)的运输量局限而无法满足继续攻击的需求。

所以,尽管我方的补给能力使我方的进攻素有"礼拜攻势"之名,但美第八集团军的指挥官们并没有敢轻易就这么断定我方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还会存在着同样问题,这也和李奇微比较谨慎的性格相符合。

四, 美军并未每日后撤20公里

从艾坡曼所介绍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得知联合国军并没有每日后撤,更不要还说后撤了20公里了。美军其实一直尝试守住战役开始时的防线,但由于种种原因而造成防线失守,在这个阶段中,韩军的撤退很快就变成了逃跑,导致联合国军的防线出现了大缺口,这一切应归功于我军坚决、猛烈地攻击。

洪学智将军也在其回忆录中,提到他在战役前的会议上,曾强调胜利的关键是各部队能否在天亮后咬住敌人,由此我们可知我方在天亮后仍然是在继续攻击,这一点也被艾坡曼证实。在战役的第一阶段,我方的连续进攻使得美韩军一直无法脱离接触,不得不日夜与我军队连日苦战,根本无法在白天脱离接触,轻松撤退。

而且,范弗里特其实在战役的第二阶段一开始,就摒弃了李奇微的灵活防御的作战方针,坚持要求美军坚守防线,并严令美军在夜晚不得移动,要固守阵地,以火力射杀阵地间任何移动的目标,言下之意就是甚至包括自己人,这一指令使得美军的损失大为减少而我方的伤亡急剧上升。

美军连、排单位原先是一旦吃紧就放弃阵地后撤,这就给我方穿插带来了方便,而穿插的部队与后撤的美韩军交混在一起,使得美军的炮兵无法在不伤及自己人的情况下进行炮击。炮兵不起作用后,美军也就没有了火力优势,而我方人数的优势就可以充分发挥了。

范弗里特的变招确实非常有效,使得美军必须坚守阵地,因为撤离阵地可能会被友军误认为是敌人从而被己方杀伤,从而导致我方的穿插也就不再方便了,美军就可直接呼叫炮火对穿插部队进行火力攻击。

而一旦到了白天,美军就会派空军支援,并派遣配有坦克、自行高炮/高射机枪、工兵的特遣队,将这些陷入我方围困的连、排单位解救出来,然后再退到新的阵地上。

在第一阶段中,联合国军在汉城的正面共有三道防线,第一条防线就是被我方突破的临津江防线,后面还设置了两道防线:一条是穿过议政府的Delta防线,但联合国军在这条防线几乎没有停留,这道防线距前面的临津江防线仅平均15公里;因为我军队的紧紧追击,使得美军根本无法顺利完成防守。

第三条防线是在汉城外围的Golden防线,这条防线修筑了一个多月,布有大量的铁丝网、地雷、爆炸物、汽油燃烧桶,修筑了壕沟、地堡等掩体,坦克卡在要道上,后方则布置了大批已设定好射击诸元的大炮。这条防线距Delta防线约20公里。联合国军曾期待我军攻击这条防线,从而给予我方以大规模的杀伤,但我方最后因为后勤跟不上的原因并未对这条战线发起攻击。不知道这是幸还是不幸。

范弗里特

所以我们看出,在五次战役中,美军并没有主动后撤,而是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一路利用防线抵御,而范弗里特,我们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范弗里特确实是一个很有能力和丰富指挥经验的指挥官。尊重对手,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同样,在美军的有关这次战役的战史中,也对我志愿军战士的精神和意志做出了高度评价。在美国人心目中:军人真的就该这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童雪2023-09-06 06:41童雪[香港网友]116.0.13.178
    这篇文章真实剖析了第五次战役的总结,纠正了一些错误观点,让人对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顶10踩0
相关阅读
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军的后代(请问开国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还有在世的吗)

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军的后代(请问开国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还有在世的吗)

十大元帅中,最后一个逝世的是聂荣臻,逝世时间是1992年5月14日

2023-07-27

十大元帅是什么下凡 十大元帅(十大将 都是根据什么排出来的)

十大元帅是什么下凡 十大元帅(十大将 都是根据什么排出来的)

由各种因素综合评定:1、各人当时的职务。2、各人资历在党内军内的深浅。3、各人的军事业绩。4、领袖人物对各人的好恶。5、军内各个派系的平衡。1955年9

2023-06-09

红军五次反围剿胜利详解(为中国共产党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红军五次反围剿胜利详解(为中国共产党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每次国民党调集大量的兵力来围剿红军,都被红军将领们一一化解了

2023-01-20

邓华找到了对付“火海战术”的办法 这一战法(敌人都赞赏有加)

邓华找到了对付“火海战术”的办法 这一战法(敌人都赞赏有加)

邓华经历过湘江血战,自然比其他人更能感受到一八○师教训的惨痛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