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河南发现隋唐粮仓 粮仓内的粮食千年不腐(保存技术让现代人叹服)

时间:2023-02-03 07:44:02

相关推荐

河南发现隋唐粮仓 粮仓内的粮食千年不腐(保存技术让现代人叹服)

中国的历史中有一个如流星般短暂划过天空而又璀璨的大一统王朝,虽然只存在了短短38年时间,但是这个王朝的开国皇帝仍然被称为是千古一帝。这位王朝叫隋朝,而这位千古帝皇就叫杨坚。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掉陈朝,结束了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制度都是隋文帝杨坚的首创。在他在位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兴旺发达。从原本战乱不休的颓势一飞成为了世界强国,人口激增到700多万户,巅峰时期多达870万户,比唐朝兴盛时期的还多。

在西方人眼中,隋文帝杨坚是最厉害的皇帝,国内也有专家认为唐朝之所以能够兴盛也是靠的隋朝的这些“遗产”。当然,隋文帝除了留给了后世人先进的治国方案和选拔人才的制度之外,还有一样是他送给百姓们的礼物——粮仓。

一般情况下,粮仓的建立是为了以备天灾、战乱等不时之需,而隋文帝建立那么多粮仓,很多原因是因为百姓富足,粮食产量高。百姓们也都都十分听他的话,勤于劳作,勤俭节约,粮食多到不够地方存放。

于是,杨坚在全国各地都兴修了无数粮仓,这项工程虽然庞大,但是利国利民的好工程,所以大家都愿意跟着杨老板干得热火朝天。全国最大的几个粮仓都是杨坚下令兴修起来的。

据历史学家分析,隋朝灭亡后,即使全国断耕,粮仓里面剩余的积粮还能供给全国百姓生活十几年。听这个数字大概就已经能够推算出来,当时全国修建的粮仓之多,这也使得隋朝的将士们在前线作战的时候没有了后顾之忧。

唐朝收下了这份隋朝的遗产,并且还在隋朝粮仓的基础上继续加建扩建,这也是唐朝在沙场上战斗的热血男儿骁勇善战的原因之一。遗憾的是,隋朝的粮仓只见记载于隋唐宋三朝,后来就在史书当中销声匿迹了。

直到1971年,考古专家专门来到隋唐两朝的都城河南洛阳考察,才从泥土中将含嘉仓的真面目挖掘出来。含嘉仓号称是隋朝时期修建的全国最大的粮仓,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最终确定其遗址面积广达43万平方米,圆形粮窖有400多个,其中最大的一个口径有18长,深度为12米。

据史书记载,含嘉仓的粮食储量约为隋唐时期全国粮食储备粮的一半。这么大的粮仓也就只有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兴旺发达的时候才填得满。所以宋末时期,皇室突遭变故,含嘉仓也就被掩埋在战火之中。

古人在修建粮仓的时候非常注重地理位置的选择,保存粮食方法也十分得当。他们专门挑了远离水源,环境干燥的地方修建粮仓,此外粮窖的土壁是用火烘干的,窖底还铺了一层厚厚的草木灰,又用木板夹糠的方法在窖壁和窖底覆盖了一层,最后才封土。

专家们在含嘉仓的160号仓发现了一整仓粮食,其中48%已经被碳化,52%还是有机物。令考古人员感到惊喜的是,木板夹缝中取出来的千年前的谷粒居然在第二天就自行发芽了。这一叹为观止的发现足以证明古人们的智慧,含嘉仓的虽然被废弃了千年,但是再次问世惊艳世人,在2014年时被选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莘楠2023-07-11 03:57莘楠[四川省网友]103.31.151.141
    这真是太神奇了,古人的智慧竟然能让粮食保存如此之久!
    顶0踩0
相关阅读
世界末日人类该去哪里(末日粮仓可繁衍生息/移居地外行星)

世界末日人类该去哪里(末日粮仓可繁衍生息/移居地外行星)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世界末日人类该去哪里呢?下面就来寻找一下答案

2023-01-27

古代稻谷脱粒技术探秘:古人是如何处理稻谷的?

古代稻谷脱粒技术探秘:古人是如何处理稻谷的?

另一种方法是在平坦的场地上将稻谷撒开,再用牛拉着的犁或者马拉着的犁来踩压稻谷,使稻谷与壳分离

2024-01-28

古代穷人的饮食都有什么 放到现在(可能一天都坚持不了)

古代穷人的饮食都有什么 放到现在(可能一天都坚持不了)

身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温饱问题永远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件大事

2022-12-05

郑州有哪些二本大学排行榜(郑州二本有哪些大学)

郑州有哪些二本大学排行榜(郑州二本有哪些大学)

以及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商丘师范学院、中州大学、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周口师范学院、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许昌学院、平顶山学院、黄淮学院、信阳农林

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