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黄巢虽残暴(但他却为中国拔掉了一颗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时间:2022-12-16

而往往朝代的灭亡是当权者沉迷酒色、荒废朝政,使得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TIPS:本文共有 213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一个朝代的灭亡终究也会迎来新的王朝替代他。而往往朝代的灭亡是当权者沉迷酒色、荒废朝政,使得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不满所以才纷纷起兵造反,就像唐太祖所说的那样“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唐太祖讲这话时就是在告诫李唐的子孙们一定要当明君,照顾好百姓们。但他不会想到,唐玄宗让李唐天下走向了灭亡。

他后期不理朝政,国家一片混乱,而黄巢就在这时发动了起义战争。黄巢本人虽然无比残暴,但他却也为中国拔掉了一颗长达六百多年的“毒瘤”。

家境优渥,科举却始终不得志

公元820年黄巢出生在山东菏泽,祖辈世代经商靠贩卖私盐积累了大量财富。在古代,盐可是最重要的致富商机,因此黄家家境优渥。黄巢更是小小年纪就天资过人,从小就精通笔墨五岁之时就可以和祖父对诗两首。

等稍微长大之后,他对于马术、剑术十分擅长,就连射箭对于他来说都是无师自通。于是黄巢就被十里八乡的百姓认为他日后注定科举高过,必有大作为。

但现实却狠狠地让黄巢清醒,他成年之后先后多次参加由朝廷举办的科举考试,但每一次都名落孙山。

这让黄巢大为恼火他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成绩,认为是朝廷的黑暗统治官商之间勾结这才使得自己没有被录取,于是对科举制度失望的当即写下了《不第后赋菊》。

科举做官之路行不通,心灰意冷的黄巢离开了长安回到了故乡山东菏泽去继承世代相传的祖业。

发动起义,自立为王

而乾符元年唐僖宗之时,全国各地连年发生水旱灾,中原地区尤其是河南地区受灾严重,粮食颗粒无收,百姓们连过冬的蔬菜都没有。

可这样艰难的岁月,朝廷竟然加大了征税力度令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而地方官吏明知道百姓生活不易却没有将实情上报。随着朝廷越来越残虐的措施,一些人终于忍受不了,他们要去改变自己生存的环境。

首先是王仙芝召集了上千人揭竿起义,他们一路上攻州占县接连拿下曹州、濮州。王仙芝将他们的队伍称为草军,他们起义只是为了不想生活在吏治繁重的唐朝。

王仙芝的部队声望越来越大,黄巢因为之前科举失利再加上他确实在剑法不错于是他带着自己的子侄共八人加入了王仙芝的草军,草军的声势愈演愈烈,全国苦于唐朝统治的穷苦百姓纷纷加入了草军,一时之间草军发展到了上万人。

黄巢和王仙芝一起攻城掠地,两人一起历时时间最长。但朝廷为了平息起义,对于王仙芝进行了诏安,黄巢因为朝廷并没有为他许下官职,十分气愤。他大骂王仙芝没有志气在黄巢和起义军的要求之下,王仙芝不得不拒绝朝廷的招安。

王仙芝和黄巢采用流动战法,两人分开行动之后王仙芝不幸被杀。

黄巢于是就成为了起义军的首领,他召集王仙芝的部下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走遍今天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区,而这也动摇了唐朝的统治。

在这期间黄巢自立为王,在他攻入陕西长安之后,他就在881年1月16日含光殿内建立了大齐政权,年号为金统。

当时黄巢也统一了政权,还对于官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全国受苦难的百姓以为迎来了明君,但不曾想到隐藏在后面的是黄巢残暴的本质。

残暴无比,但却拔掉了中国600多年的毒瘤

黄巢称帝之后残暴的本质才逐渐暴露出来,他沉迷于后宫的美色之中不能自拔。而更加过分的是,黄巢军队入城以后,开始到处搜刮长安百姓的钱财粮食,随意掠夺女子进行奸污,强盗的行为令长安百姓苦不堪言。

但黄巢却默许这种行为,而且黄巢身上最令人非议的一件事情当属黄巢吃人事件。

当时黄巢在攻打陈州之时由于双方作战持续时间过长造成了黄巢军队军粮不足的问题,但为了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他命令军队建造舂磨砦巨碓,将活人活活辗碎,以人肉作军粮。

更加非人哉的是他随意屠杀,在黄巢进攻广州时,广州城内有许多的外商聚集,他们和百姓们一起对于黄巢起义表示欢迎。

但面对归顺的外商,黄巢竟然命令手下对于广州进行屠城。屠城的原因竟然只是他贪图外商的钱财,就这样20多万人惨死在黄巢的部队下。

黄巢的部队在后期无恶不作,所到之处百姓叫苦不迭。更加让人民生活在不安中的是黄巢令人难以揣摩的性格特点。

在黄巢进入长安后,对于朝廷官员全部赶尽杀绝,连向他主动投降打开长安城门大将军张直方因帮助一些官员藏匿,被黄巢杀死。

就是这样的残暴之人 竟然也做了一件流传青史的大好事,他以一己之力拔掉了我国长达六百多年的“毒瘤”。这个毒瘤就是门阀家族。门阀家族势力从汉朝建立就已经存在,在九品中正制之后门阀家族的势力变得异常强大。

而且门阀士族的社会地位位于王侯贵族和下层平民之间,既不用向王侯贵族一样为国效力也比下层平民生活得很好,他们衣食无忧。

但门阀家族的弊端也显现了出来,他们是一座巨大的石头阻碍了下层人民改变命运的机会,使得平民依旧是平民社会阶层固化严重。

但黄巢自立为王之后,对于这种门阀家族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他将门阀家族连根拔起全家赶尽杀绝,就这样影响了中国600多年的毒瘤就这样被黄巢以这样残虐的方式完全解决了。

而事后在黄巢被杀后,门阀家族由于势力大减,已经失去了再次崛起的机会。

在黄巢这样统治之下,百姓们早已对他恨之入骨。于是唐朝的大将率领部队进攻长安,百姓们开门欢呼唐军的到来,在强大的唐军面前黄巢军队就从长安离开,在884年黄巢死在了狼虎谷上,仅65岁。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黄巢虽残暴(但他却为中国拔掉了一颗危害近600年的“毒瘤”)》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黄巢虽残暴(但做了件好事:为我国消灭了毒害近600年的“毒瘤”)

黄巢虽残暴(但做了件好事:为我国消灭了毒害近600年的“毒瘤”)

...广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便正式拉开了中国古代封建时期,农民起义的篇章。而在诸多领导农民起义的队伍当中,黄巢的功绩有很值得赞扬的地方。不少历史学家认为黄巢在唐朝中后期之时,起到了不可忽视的...

2023-09-13 #历史趣闻

黄巢虽然残暴(但却为我国拔掉了一颗危害近千年的“毒瘤”)

黄巢虽然残暴(但却为我国拔掉了一颗危害近千年的“毒瘤”)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王朝,不仅在历史上留下过赫赫威名,同时在现代社会也留下了不朽的名声。不过唐朝的繁荣却被两个人给终结了,其中一个人是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另一个则是黄巢起义的黄巢。如果说安史之乱导致...

2023-05-28 #历史趣闻

黄巢杀人八百万的故事(军粮不足生吃人肉/史上第一刽子手)

黄巢杀人八百万的故事(军粮不足生吃人肉/史上第一刽子手)

...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规模。其骇人听闻的程度,既是中国之最,大概也是世界之最。他命人在长安附近造了数百个巨型的石臼,将抓来的俘虏,大批乡民,全都扔进去磨成肉沫,供士兵吃食,附近的百姓皆被他所吃光,这你...

2023-05-14 #历史趣闻

黄巢起义有多可怕:人肉为军饷(黄巢杀人八百万)

黄巢起义有多可怕:人肉为军饷(黄巢杀人八百万)

在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过很多次,其中有两个非常特殊:一是大泽乡起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二是黄巢起义,它非常可怕,是一次人吃人的起义,以人肉为军饷,持续了9年,直接导致了唐朝的半壁江山都...

2023-06-12 #历史趣闻

黄巢的诗最狠的诗句 我花开后百花杀(唐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

黄巢的诗最狠的诗句 我花开后百花杀(唐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

...,打击了封建地方阶级,瓦解了唐朝的统治,这场起义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023-06-07 #探索发现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出自哪里 不第后赋菊(黄巢所作)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出自哪里 不第后赋菊(黄巢所作)

...巢在起义时确实提出并实践了“均平”的口号,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022-12-23 #探索发现

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谁前谁后:安史之乱在前(黄巢起义在后)

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谁前谁后:安史之乱在前(黄巢起义在后)

在唐朝,有两次事件非常出名:一是由安禄山领导的安史之乱,它发生在唐朝中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二是由黄巢领导的黄巢起义,它发生在唐朝末期,是唐朝灭亡的开始。以时间来算,安史之乱发生在前,黄巢起义发...

2023-05-19 #历史趣闻

黄巢:冲天香阵与黄金甲的反诗之美

黄巢:冲天香阵与黄金甲的反诗之美

“黄巢的反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在这些作品中,通过对黄巢造反时期的景象和氛围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动荡和军阀混战的历史背景。其中“冲天香阵透长安”表现了反...

2024-01-31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