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慈禧在时一切还好 为何载沣执政三年清朝就亡了(有三个重要原因)

时间:2022-12-13

即使在慈禧太后晚年,人们还是这一看法

TIPS:本文共有 181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慈禧当政时的清朝,虽然已经步入暮年,但谁都以为,大清还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多则几十年。

即使在慈禧太后晚年,人们还是这一看法。因为慈禧仍然牢牢掌控着朝政大权,地方督抚大员仍然对大清具有相当的忠诚度,革命党仍然没有形成多大气候,革命成功遥遥无期。

然而,慈禧太后一死,地方督抚似乎一夜之间就变心了,革命党似乎一夜之间就崛起了,大清顿时摇摇欲坠。

接替慈禧太后执政的是摄政王载沣。果然,载沣执政仅仅三年,清王朝便在内外交困下走向末路。

那么,为何慈禧在位时,清王朝“一切还好”,而载沣执政才三年,大清就突然灭亡了?这与摄政王载沣本人有很大的关系,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

其一:崇满抑汉,伤了全国汉臣之心。

自太平天国运动后,汉臣便成了清王朝的中流砥柱,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名臣,为清王朝镇压太平天国起义、领导洋务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重用汉臣已俨然成了晚清国策,汉臣也成了晚清的救命稻草。正因有大批汉族能臣的辅佐,清王朝才能够在狂风暴雨中艰难立足。

然而,载沣执政后,对汉臣颇不信任,首先便罢了袁世凯的官,伤了整个北洋系的之心。对于其他汉族重臣,他也是想方设法打压、夺权,甚至连忠心耿耿的老臣张之洞也不被他信任。

但他对满臣非常信任。他自己担任全国海陆军大元帅,让其弟载洵担任海军部大臣、载涛担任军资府大臣,并统率禁卫军,又让萌昌任陆军大臣,载泽等负责训练新军。其组建的军机处,汉臣只有一位,其他三位均是满臣。他企图把全国军政大权都牢牢掌握在满族勋贵手中。

毫无疑问,这些措施势必大大削弱汉臣对清王朝的忠诚度。既然朝廷如此不信任汉臣,汉臣为何还要替朝廷卖命?

其二:欺骗性预备立宪,伤了全国人民之心。

立宪是慈禧晚年,朝廷迫于舆论压力而做出的承诺。当时,清政府派出载泽、端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亨五大臣出洋考查宪政;又命政务处王大臣等筹定立宪大纲,设立“考察宪政馆”,可谓做足了准备。

然而,准备妥当之后,朝廷却并没有改革实行立宪,而是宣称“俟数年后规模粗具,查看情形,参用各国成法,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数年”是多少年?朝廷没有明说,只是称“视进步之迟速,定期限之远近”。

因此,当时便有人怀疑,清政府根本没有立宪的诚意,不过以此敷衍国民。载沣执政后,舆论又开始呼吁立宪,为了稳定民心,载沣只好承诺重起立宪。

1909年,朝廷下令,为实行立宪,各省当年内成立谘议局;1910年,资政院在北京成立;同年,清政府将预备立宪期9年改为5年,定于1913年召开国会。进展虽然缓慢,但勉强能看出载沣实行宪政的一点诚意。

然而,第二年,也即1911年的内阁组建,使人们震惊且愤怒地发现,这点少得可怜的诚意,其实也是伪装的。

1911年5月,清政府下令裁撤军机处等机构,公布所订内阁官制,组成新内阁,由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奕劻是晚清巨贪,封建王朝的蛀虫,载沣居然让他担任内阁总理大臣,岂不是胡来?这样的内阁,又有多少权威性可言?

更令人忍无可忍的是,在13名国务大臣中,汉族官僚仅有4名,蒙古旗人1名,满族8名,其中皇族又占5人,因而被讥为皇族内阁。至此,民众对朝廷的立宪彻底死心,转而全力以赴支持革命。

其三:载沣能力平庸,无法掌控大局。

载沣的弟子载涛曾评价他:遇事优柔寡断,人都说他忠厚,实则忠厚既无用之别名。他日常生活很有规律,内廷当差谨慎小心,这是他的长处。他做一个承平时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来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决难胜任。

他缺乏力挽狂澜的魄力,甚至连统治者必备的驭人之术也没有。他既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也不懂得如何驾驭群臣。他甫一上位,根基维稳,便将罢免颇有人望的袁世凯、冷落年高望重的张之洞,便可见其政治上的幼稚。

因为不懂得如何驾驭群臣,所以他在群臣眼中的威望很低,这也正是袁世凯敢于逼宫迫使宣统退位的原因之一。试想,如果当时执政的是慈禧(慈禧固然祸国殃民,但平心而论,其驭人之术还是比较高超的),袁世凯敢公然逼宫吗?

即使袁世凯敢,也不会有恃无恐,必然谋划许久,纠结许久。而革命党当时根本无力推翻清政府(如果有能力,也不会和袁世凯谈条件,承诺让他做民国大总统),因此,清王朝也不会灭亡得如此迅速。

总结:清朝灭亡是历史大势,谁也无法扭转,但清朝在慈禧去世后,迅速败亡,与载沣有直接关系。如果换一个优秀的执政者,清王朝很可能多苟延残喘一段时间,甚至多几十年国祚。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接替慈禧执政的是能力平庸的载沣,于国家民族是一大幸事。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慈禧在时一切还好 为何载沣执政三年清朝就亡了(有三个重要原因)》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慈禧尝遍天下美食(但有两种肉绝对不吃)

慈禧尝遍天下美食(但有两种肉绝对不吃)

...,在明朝时期农业生產还主要依靠铁犁牛耕技术,耕牛是重要劳动力,因此明朝法律严禁买卖和屠宰耕牛,这样一弄,关外耕牛奇缺。有了这个教训,清初就规定除重大祭祀活动,不准宰杀耕牛,第二个原因,满清信奉萨满教,...

2023-10-08 #历史趣闻

慈禧晚年很残暴:掉1根头发拿下1颗人头(溥仪:抬头看她就没命)

慈禧晚年很残暴:掉1根头发拿下1颗人头(溥仪:抬头看她就没命)

...是英国的伊莉莎白女皇,但其实大家都忘了中国也有一位重要人物。今天的故事就是要介绍慈禧太后,她掌权长达47年,不仅影响了清朝历史,也在野史中留下许多可怕的故事。(中间就是傀儡皇帝溥仪)在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

2023-10-04 #未解之谜

珍妃井闹鬼(光绪最爱妃子被慈禧投井杀死变成冤魂夜夜哭泣)

珍妃井闹鬼(光绪最爱妃子被慈禧投井杀死变成冤魂夜夜哭泣)

...珍妃了,珍妃不但聪明,长得好看,而且也十分善良,更重要的是十分支持当时光绪的改革,了解清朝末期历史的都知道改革是慈禧太后最痛恨的事情,因此珍妃也就成为了慈禧最痛恨的人,慈禧直接将珍妃软禁在冷宫之中了,...

2023-05-25 #知识

慈禧一生只写了1首诗 却被编入小学教材(现在大家耳熟能详)

慈禧一生只写了1首诗 却被编入小学教材(现在大家耳熟能详)

...构等因素,不过慈禧太后的愚蠢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一切。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她写的一首诗居然会被编进如今的小学教材,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有很高的知名度。这当中包含着什么故事呢?这首诗的内容又是什...

2023-02-04 #历史趣闻

孙殿英盗取慈禧墓全过程 毫无技术含量(糟蹋国宝 慈禧被割喉)

孙殿英盗取慈禧墓全过程 毫无技术含量(糟蹋国宝 慈禧被割喉)

...身居高位,身上履历非常丰富。当然,他身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签,那就是盗墓军阀。身为一个手握重兵的军阀,孙殿英为什么要盗墓?因为缺钱啊!为什么会缺钱?因为当时奉行谁人多枪多谁最大,要强招募更多的人,那必...

2022-12-08 #历史趣闻

慈禧太后银元:历史发展与鉴别方法探究

慈禧太后银元:历史发展与鉴别方法探究

...银元是清朝末期发行的一种货币,也是中国钱币历史上的重要文物之一。慈禧太后银元的历史发展与鉴别方法是钱币领域的热门话题。其历史发展涵盖了铸造技术、发行流通、政治背景等诸多方面,反映了清朝末期社会经济变迁...

2024-02-10 #综合

慈禧上厕所 为何要让宫女嘴含温水在一旁等候(原因让人无法接受)

慈禧上厕所 为何要让宫女嘴含温水在一旁等候(原因让人无法接受)

...水之后会被淋湿,然后用起来就会更加的柔顺。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这张纸它是有温度的,不会那么的冰冷。不得不说,还是慈禧会享受的。只是上一个厕所,就得有这么多的规矩。不过令人佩服的是,这么多人看着她上厕所,...

2023-08-14 #历史趣闻

为什么清朝在慈禧死后才开始大乱(慈禧真的有那么大的威慑力吗)

为什么清朝在慈禧死后才开始大乱(慈禧真的有那么大的威慑力吗)

...终导致两百多年的大清王朝覆灭;因此我们不能片面地讲清朝的覆灭是在慈禧死后才开始大乱的;我们应该从史学的观点客观公正地去辩证辩证对待。首先,清朝的覆灭和慈禧控制清朝长达半个世纪有巨大的关系。讲到历史上对...

2023-09-28 #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