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坛,交游之盛。
单诗仙李白,便与当时的名家贺知章、孟浩然、王昌龄、高适、杜甫等时常交往,并写下了许多交游诗名篇。
而王维待人纯真磊落,朋友亦遍及各个社会阶层。
而吊诡的是,这两位同时代的诗坛大家,竟然一生没有过半点交集。
首先从生卒年上说,李白公元701年出生,762年去世。而王维同样701年出生,在李白去世前一年即761年去世。
两人可以说是“年同甲子”。
其次从生平经历上说,从公元730年到733年,及公元742年到744年,大概有五年的时间里,两人同时待在长安。
尤其天宝年间,两人第二次同聚长安,李白成为待召翰林,备受荣宠;而王维也成为了从七品上的左补阙,高轩华盖,身价倍增。
但奇怪的是,同样在朝廷任职的两人,仍然没有任何交集。
第三,从交游上说,两人有一个共同的好友,孟浩然。
李白是孟浩然的崇拜者,曾写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而王维与孟浩然则同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王维则为孟浩然写下《送别》,“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综合以上三个层面,王维与李白应该是有许多机会,有意或无意地相识结交的。
但结果却是,两人一生在文献上没有留下过任何交集,而始终如天上的参商二星般,动若不见。
这也从此成为了中国唐诗史上一个永远的未解之谜。
即便如此,我们不妨可以大胆猜测一下,想象一下可能的答案。
1、 精神结构上的迥异
王维与李白,本质上都有儒家的本色,有政治上的宏大理想,因而都希求跻身仕途,做出一番功业。
但两人主要的精神结构上,却有巨大差异。
我们都知道王维有“诗佛”的称谓,事实上他的名“维”与字“摩诘”,加起来正是佛教著名居士维摩诘。
而他的那些山水诗,也处处都能看出禅意。
而李白,则深受道教思想影响,是一个虔诚的道教信徒,炼丹求仙。
2、两人性格上的不同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李白是那种任侠气特别浓重的,喜好纵横术,据说曾经还“手刃数人”。
他所结交的友人,也是三教九流者,毫不拘束。
而王维就不同了,他出身天下五大望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家族虽后来没落,但是那种贵族气质仍镌刻在骨子里。
史书上说他“妙年洁白,风姿都美”,诗歌、绘画、音乐,亦样样精通。
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说:
李白是侠客,放荡不羁,无所顾忌;而王维则是雅士,兰心蕙质,涵泳大雅。
性格上的巨大差异,也许阻碍了他们的交游。
3、“既生瑜,何生亮”的文人心态
自古以来就有“文人相轻”、“一山不容二虎”之说,你也许会用“那李白与杜甫关系也很好呀”来反对这种观点。
但文人,尤其是两个同时代的,同样鼎鼎有名的大诗人,必定会在许多时刻被旁人或自己,若有若无地拿来比较。
单说玉真公主一事,当时为了求取仕途,李白与王维都曾寄希望于得到唐玄宗的姐姐玉真公主的赏识。
但最终王维凭借自己杰出的音乐才能,一曲琵琶曲《郁轮袍》得到了玉真公主的相助;而李白却失望而归,写下了一首郁郁的《玉真公主别馆苦雨》,“独酌聊自眠,谁贵经纶才”。
后来有人杜撰说这三人间有情感纠葛,而王维与李白之所以“老死不相往来”也是与此有关。
真相如何,我们现在实在难以分辨,但“既生瑜,何生亮”的心态,却也许曾在某刻,在李白与王维的心间幽幽泛起。
最终,他们仍是循着自己的轨迹,永无相交地运行。但大唐的夜空中,他们是同样地绚烂!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享书局原创,作者叶寒。
参考文献
李国文《血性的失落:李国文闲话历史》
西川《唐诗的读法》
关于王维与李白的这一未解之谜,你有什么想法吗?
在留言区告诉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