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中央打欠条借2500 徐海东借5000(主席多年后仍感慨不已)

时间:2023-09-24

虽然刚过10月,高原上已是一片肃杀、人迹罕见了

TIPS:本文共有 32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朔风呼啸,寒气逼人,光秃秃的山坡上只有衰草和枯枝在西北风中瑟瑟发抖。虽然刚过10月,高原上已是一片肃杀、人迹罕见了。

一队人马从山梁上急驰而下,马蹄踏踏,溅起的烟尘宛若一条灰龙沿着山坡逶迤延伸,在空旷的原野上格外引人注目。

奔在最前面的红马,高大硕健,昂首扬尾,十分英武。马上的骑手身着灰色土布军装,英俊的脸庞上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这就是红军十五军团长徐海东。

上午,正在张村驿一带指挥作战的徐海东突然接到政委程子华派人送来的急信:

今天下午,毛主席和中央红军的领导同志将来军团部,望速回。

"太好了!"徐海东兴奋地喊了起来,"勤务兵!快备马,回军团部!"说着大步流星地向屋外走去。

徐海东太高兴了。一年多了,自从红二十五军接到中央指示,打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离开大别山,开始长征以来,他和战友们孤军深入,转战在河南、陕南和甘肃地区。他们没有电台,无法和中央联系,只能从国民党的报纸上猜测党中央的行踪。为了牵制敌人,配合中央红军北上,他们西进甘肃,北渡渭水,在西安至兰州之间转战 18天,始终得不到中央的信息。最后只好决定进军陕北,和刘志丹的红军会合。多少天来,他们像找娘的孩子一样,东奔西走,历尽艰难,多少好同志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现在朝思夜盼的中央红军终于找到了,这怎么能不让徐海东激动呢?

想着一年来孤军转战的艰难,想着马上就要见面的毛主席,徐海东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驻地。座下的骏马已经浑身流汗,可他还是不停地挥动马鞭。

从张村驿到军团部,相距130多里路,徐海东一行只用了3 个小时赶回了驻地。

徐海东跳下已是精疲力竭的战马,马鞭一扔,就亮起了他的大嗓门:

"毛主席在哪儿?中央红军的同志在哪儿?"警卫员赶快迎上来:"军长,政委已经去迎接中央红军的同志了。你快洗把脸吧。"徐海东这才发觉自己已是汗流浃背,衬衣都湿透了。刚洗完脸,院子里就响起政委程子华熟悉的声音:"海东,你看谁来了?"

随着喊声,门帘开处,程子华领着两个陌生人走进屋来。徐海东赶忙迎上前去,程子华刚要介绍,那位面容清秀的陌生人抢先一步,双手握住徐海东的手,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亲切地说:

"海东同志,你们辛苦了!我是毛泽东。"

徐海东这才明白,眼前这位身材高大然而又很消瘦的陌生人,就是自己日夜思念的毛主席。一刹那,多少往事涌上心头,他眼眶一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紧紧地握毛主席的手,半天才说:

"还是毛主席辛苦!"

程子华把同来的彭德怀介绍给徐海东,这两位使国民党闻风丧胆的红军骁将一见如故,十分亲热。

毛主席笑着说:

"海东同志,你部队仗打得不错嘛。刚才我们在外面看见,战士们纪律很好,装备也蛮好。你这个当军长的带兵有方啊!"

徐海东有点不好意思:

"主席,我没读过多少书,是个粗人……"

"人会打仗嘛,革命又不是绣花。"毛主席笑着接过徐海东的话茬。

毛主席非常关心陕北战局的情况,寒暄过后,他们就摊开军用地图,听徐海东介绍起前线的战况。

徐海东一面介绍情况,一边打量着毛主席,他觉得,毛主席谈吐随和风趣,很让人感到亲切。他还发现,毛主席和彭德怀居然还穿着单衣,而且衣服上补丁加补丁,都快分不出底色了。他心里一动:中央的同志太苦了。

谈完正事,几个人就蹲在炕沿上吃饭。因为中央红军的同志要来,炊事班设法准备了一顿杂面馒头和白菜熬肉。毛主席指着饭菜,半开玩笑地说:

"海东同志,你们的日子好阔哟。"徐海东不好意思地说:

"这地方太穷,实在没有什么…

"比起我们,也算是富人喽!"毛主席和彭德怀对视一下,两人都爽朗地笑了起来。

因为急着要赶回中央驻地,吃完饭,毛主席和彭德怀起身告辞,临分手,毛主席对徐海东说:

"海东同志,关于战局的部署,就按你的意见,先把张村驿打下来。下一步行动我们以后再商量。"

徐海东说:"我马上返回前线。"

主席又说:"派人给你安一架电台,我们随时联系。"徐海东乐了,这位红军的军团长,打了这么多年仗,连部电话都没有。中央一来,马上就配上了电台。

送走毛主席,徐海东马上找来供给部长,让他连夜赶做几件棉衣,给中央领导送去。然后,他又跨上心爱的战马,披着夜色,顶着刺骨的寒风,向前线奔去。

甘陕交界的山区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加上土豪劣的盘剥压榨,这里的群众生活十分艰苦;而地广人稀的穷乡僻壤,更使根据地的建立面临着很多困难。红十五军团中的刘志丹部是陕北土生土长的队伍,情况熟悉,群众基础也比较好,所以十五军团的给养问题还稍好一点。但是,对于千里跋涉、艰苦征战之后的中央红军来说,情况就严重得多。

连续不断的行军、作战,部队得不到充分休整,战士们的体质很弱。粮食缺乏,饥一顿,饱一顿,有时甚至一连几天见不着粮食。更严重的是,已经入冬,天寒地冻,朔风刺骨,可战士们大都穿着破烂的单衣,许多人连一双布鞋都没有,光脚穿着草鞋行军打仗,冻伤像瘟疫一样侵袭着疲惫不堪的红军队伍。

这天傍晚,徐海东检查完队伍,回到司令部,还没进门,值班参谋迎出来,悄声报告:

"有位中央红军的首长找你,已经等了很久了。""是谁?"徐海东一边问,一边走进窑洞。""不认识,说是姓杨。""有什么事吗?""没说,只说要见你。""那赶快请进。"

片刻,值班参谋领进一个人。徐海东一看,是中央红军的后勤部长杨至成。徐海东连忙起身,招呼坐下,又吩咐警卫员倒茶。寒暄之后杨至成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徐海东:"请你先看看这个。"

徐海东打开一看,原来是毛主席签名的借条,要向红十五军借 2500元钱。

徐海东的脸红了:"这……这是干什么?"

杨至成觉得有些难为情:"我们知道你们也困难,只是中央机关和直属队实在……"

按照当时红军规定的制度,各部队的钱财都归自己部队所有,由自己使用,不允许"共产";何况红十五军团也是刚结束长征,一样困难。想到这些,杨至成又接着说:

"等我们筹到款子,一定会还的。要是你觉得为难……"徐海东心直口快,可不善言辞。眼前这意想不到的情况更使他不知怎么说才好:

"唉,你说到那里去了!"

客人没有多坐,没等警卫员泡上茶就告辞离去。

送走客人,徐海东在屋里踱来踱去,心里很不平静:是啊,要不是实在没办法,毛主席哪能写条子借钱呢。一想到这,他仿佛又看到中央直属队战士们破旧的单衣和冻伤的脚。可是,自己的队伍也不宽裕啊!徐海东越想越躁,大步走到院子里。

屋外一片漆黑,只有天上的星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徐海东望着铁青色的夜空,毛主席写的条子却老是在他眼前浮现。他问警卫员:

"政委呢?""政委不在。""去把经理部长找来!""查部长也出去了。"

"嗨!"徐海东一跺脚,自己向经理部走去。

经理部的窑洞还亮着灯,助理员正在油灯下扒拉算盘。徐海东一进门就问:

"咱们还存多少钱?"

助理员一看是徐军团长,连忙起身:"只剩下 7000多块了!"

"嗬,真是个大财主啊!"徐海东高兴起来。

"这点钱哪够哟!"助理员分辩道,"医院要买药,好些战士还没穿棉衣,菜金也要补…"

"好了,别哭穷了!等你们部长回来,让他送 5000块钱给中央,就说我说的!"

"什么?"助理员吃惊地站起来。这几千块钱是经理部好不容易节省下来的,自己花起来都恨不得一个铜板掰两半,军团长这一张口,就白白送出去5000块!

"首长,咱们只有这点钱了,再精打细算,还差三五千块才能过去这个冬天啊!"

看着助理员那急切的神情,徐海东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咱们是很困难,但中央红军的困难不是更大吗?怎么说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央挨饿受冻啊!

夜深了,徐海东的窑洞里仍然亮着灯。他和政委程子华、副军团长刘志丹碰头之后,又把经理部长叫到炕头,和他一起商量给中央送钱以后,如何解决自己部队的过冬问题。

第二天,凝聚着红十五军团全体官兵对中央红军一片深情的5000块钱送到了中央红军的后勤部。杨至成喜出望外,连声说,这下可救了急了。

也许,5000块钱不算什么了不起的财富,但在当时,却使中央红军的许多同志深为感动,因为它不仅是金钱,而且还饱含了一份难以估价的深情厚意。毛主席一直记着这件事,许多年之后,他还感慨地提起这件往事:

"那时候,多亏了那5000块钱啊!"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中央打欠条借2500 徐海东借5000(主席多年后仍感慨不已)》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6)
  1. 闲云落雪2023-12-23 03:02闲云落雪[网友]45.117.20.244
    @盆栽黄杨毛主席的言行始终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顶27踩0
  2. 盆栽黄杨2023-12-08 03:15盆栽黄杨[网友]203.92.2.178
    毛主席的想法是多么超前,是多么值得学习的。
    顶0踩0
  3. ら超┳一爱你ぷ oοΟ2023-11-23 03:28ら超┳一爱你ぷ oοΟ[网友]203.175.113.195
    @yi点毛主席的节俭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品质。
    顶42踩0
  4. yi点2023-11-08 03:41yi点[网友]202.9.57.226
    @m _﹏鐧箪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
    顶20踩0
  5. m _﹏鐧箪2023-10-24 03:54m _﹏鐧箪[网友]103.5.38.98
    @Over. 一座城历史的长河中,总是有些故事让人感慨不已。
    顶8踩0
  6. Over. 一座城2023-10-09 04:07Over. 一座城[网友]203.152.129.157
    这是主席生前坚持的节俭原则,一张欠条就解决了问题。
    顶1踩0
相关阅读
中央借2000元 徐海东给5000(后来开会主席都问:徐海东来没有)

中央借2000元 徐海东给5000(后来开会主席都问:徐海东来没有)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历经千辛万苦来到陕北,到达延安后,物资匮乏,红军战士吃不饱、穿不暖,因此出现的非战斗减员日渐增多,中央领导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中央红军抵达陕北油画徐海东所部比中央红军早一步到达陕北地...

2023-07-08 #历史趣闻

杜月笙临死前烧掉所有欠条 家人不舍得(他怒吼:这是救你们的命)

杜月笙临死前烧掉所有欠条 家人不舍得(他怒吼:这是救你们的命)

...、鸦片赚了无数钱财,但是为人极其重情义,因此攒下的欠条便有足足一箱。杜月笙临死前,安排弟子陆京士协助他分配遗产。在此之前杜月笙更是将这足足一箱的欠条亲自烧毁了。这一举动让当时经济十分紧张的杜家大为震惊...

2023-07-08 #历史趣闻

薄一波访问毛主席故乡 工作人员请他题字(他想了3天送来15个字)

薄一波访问毛主席故乡 工作人员请他题字(他想了3天送来15个字)

...直省委军委工作的薄一波,有机会看到了党的秘密刊物《中央通讯》,在这个刊物上,有毛主席关于井冈山斗争,游击战16字方针和建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文章。通过《中央通讯》这个刊物,薄一波被毛主席的远见卓识所折服...

2023-01-14 #历史趣闻

他误杀上级 很多人要求杀他(毛主席救了他 多年后他成开国上将)

他误杀上级 很多人要求杀他(毛主席救了他 多年后他成开国上将)

...总结经验教训,指挥艺术越来越高,仗也越打越精,他在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中曾屡建战功、三次负重伤,荣获过中革军委颁发的二等红星奖章。1932年6月,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22岁的陈伯钧被任命为红...

2023-01-03 #历史趣闻

45年毛主席去医院看望徐向前 闲聊中询问:打国民党(你怎么看)

45年毛主席去医院看望徐向前 闲聊中询问:打国民党(你怎么看)

...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合之后,在当年的7月中旬,中共中央抵达芦花之时。当时到达芦花的中共中央领导人有毛主席、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人。毛主席的安详大度,周恩来的睿智和口才,朱德的平易近人,张闻天的学者风...

2023-02-04 #历史趣闻

1975年 13人不符合特赦标准(毛泽东:放了算了 事后才知真高明)

1975年 13人不符合特赦标准(毛泽东:放了算了 事后才知真高明)

...好之后,周总理便特意交代公安部,先将这份名单送到了中央和毛主席手中审批。这份名单显示,最后一批特赦战犯有293人,其中有13人是不符合组织规定的特赦标准的,原本工作人员给出的意见是,要他们继续劳作,等他们悔...

2023-01-18 #历史趣闻

薄一波35岁才见到毛主席 两年后(他未入选中委 毛主席帮他竞选)

薄一波35岁才见到毛主席 两年后(他未入选中委 毛主席帮他竞选)

...间,1945年,他参加了七大,当时,他的名字被写在候补中央委员的名单中,对此,有人提出了异议,他们说薄一波曾经被捕入狱,如今是个党员就很好了,不能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毛主席对此并不认同,他说:“为什么不...

2023-07-17 #历史趣闻

1950年统一之战 中国集结65万大军(是谁阻止了收复台湾)

1950年统一之战 中国集结65万大军(是谁阻止了收复台湾)

...、统一全国的战争号角已然吹响!其实,早在1949年6月,中央就任命粟裕为解放台湾总指挥,专门负责解放台湾具体事项。在收到组织命令后,素有战神之称的粟裕,迅速制定作战计划,并亲率65万大军挥师南下。只待中央一声...

2022-11-26 #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