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光绪败给慈禧不丢人 为何中国历史上(皇帝永远斗不过太后)

时间:2023-09-13

比较有名的,要数近代的慈禧太后了,她一生中将同治、光绪两位皇帝控制在股掌之中,又立了光绪、宣统两位皇帝,共执政48年,深刻地影响了清朝末年和中国

TIPS:本文共有 19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历史上,皇帝与太后争权夺势的案例算不上很多,但若有这种事情出现,结局大多是一样的,那就是太后获胜皇帝失败。比较有名的,要数近代的慈禧太后了,她一生中将同治、光绪两位皇帝控制在股掌之中,又立了光绪、宣统两位皇帝,共执政48年,深刻地影响了清朝末年和中国近代的历史。

同治、光绪两人也不是没想过和慈禧斗,一番缠斗后,前者毫无还手之力,据溥仪说最后是被慈禧活活气死的;后者做了垂死挣扎后,被慈禧囚禁了起来,两人败得那叫一个惨烈。

其实这只是历史的重演,中国历史上很少有皇帝斗得过太后,大多数完全不敢和太后对抗,这是为何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那就是太后一般是皇帝的长辈,皇帝母亲辈的叫太后,奶奶辈的叫太皇太后,即便不是太后的亲生儿子,皇帝作为晚辈,也是不可以忤逆太后和太皇太后的,否则就是叛逆和大逆不道。

历史上很多朝代,都讲究“以孝治国”,从汉代开始,很多皇帝的谥号中都有一个“孝”字,两汉24帝除高帝刘邦和光武帝刘秀外,所有皇帝的谥号中都有个“孝”字,例如文帝谥号为“孝文皇帝”,武帝谥号为“孝武皇帝”,蜀汉的刘禅,后也被追封为“孝怀皇帝”。

西汉窦太后形象

此外西晋、唐朝也与汉朝一样,宋朝后皇帝们的谥号大多在十个字左右或以上,宋、明、清三朝除开国皇帝外,皇帝谥号中必带“孝”字。

儒家认为,对父母孝顺的人不会对上司不敬,尊敬上司的人不会对君主有二心,“孝”的人才会“忠”。所以古代就有“孝治天下”的思想,只有孝顺的人才能获得皇帝的肯定和信任,才可以为官。皇帝们提倡孝道,自己作为天下人效仿的楷模,自然要以身作则,把对父母长辈的孝放在第一位。

所以在当时的观念中,皇帝是不能与太后作对的,否则就是带头违反古代最高尚的道德——孝道,这样的人怎能让臣子们信服呢?不论什么原因,皇帝若明目张胆地与太后作对,站在道德的立场上他就会处于下风,这样就更不利于与太后竞争了。

上官太后

而且在很多朝代的律法中,太后是有废除皇帝的权力的。例如西汉时霍光废黜汉废帝刘贺,就是用的上官太后的名义,群臣一同跪在太后面前诉说刘贺昏庸之状,请求太后废除刘贺,太后无奈同意,群臣才名正言顺用了太后的懿旨废了昌邑王。

汉武帝喜欢儒家,他刚即位时与喜欢道家的太皇太后窦太后起了冲突,母亲王太后就劝到:“你之前得罪了窦长主,现在又忤逆了太后,我怕你皇位不保!”于是汉武帝主动退隐,一直熬到窦太后去世才重新站回了台前。可见在名义上,太后的地位是在皇帝之上的。

太后若想废除皇帝能找到合理的理由,皇帝却找不到任何条令和理由可以废除太后;这就像你不可以攻击别人,别人却可以攻击你,所以你必败无疑,这是皇帝斗不过太后的根本原因。

汉武帝形象

一般来说,新皇即位之后太后会主动退隐,可也有特殊情况,那就是新皇即位时年龄还很小,其智力和成熟程度不足以担负国家重任。这时就需要辅臣或是太后执政了。

历史上皇帝与太后争权夺势的原因,大多都因为新皇即位时年小所以太后执政,皇帝长大后太后却不愿意归权。

这种情况下皇帝的实力是远远比不过太后的,皇帝实力不如太后的情况很常见,例如汉惠帝和吕雉,刘邦打天下时吕雉立了很多功劳,所以有功臣大多拥护她,而拥护刘盈的基本上没有。所以吕雉加害例如刘如意、刘肥等刘氏皇族时,惠帝只能眼睁睁看着而无力保护他们,最后气得他干脆不问政事因沉溺酒色而死。

又例如窦太后和汉武帝,窦太后是文帝的皇后,景帝的母亲,武帝的奶奶,她个性强势、经历了三朝,在朝廷中的势力和影响力根深蒂固。刚即位时的武帝没有任何影响力,而且才15岁的年龄,他拿什么和窦太后斗?

例如东汉邓太后和汉安帝,汉和帝27岁就早逝了,他的儿子刘隆当时还是个婴儿,于是和帝的皇后邓氏开始垂帘听政。刘隆活了一百天就死了,邓太后故意选了当时皇室中年龄比较小的14岁的刘祜继位,从此邓太后垂帘听政14年。刘祜22岁时,照理说邓太后应该归政了,一位大臣劝邓太后归政给刘祜,邓太后气得令人把他装进麻袋活活打死,当时邓太后已经执政六年权势极大,刘祜没有半点权势,你说他除了自己生闷气,还能咋办?后来邓太后去世,刘祜才敢展开他的报复,直接灭了邓太后的家族。

总结:

中国历史上,皇帝为何永远斗不过太后或太皇太后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古代重视孝道,皇帝作为晚辈,在道德的角度上与太后对抗时处在劣势,所以在与太后发生冲突时只能选择让步。

其二:在名义上太后的地位高于皇帝,且在合理情况下有废除皇帝的权力,而皇帝没有任何权力废除太后。

其三,一般来说新皇即位太后就要隐退,皇帝与太后对抗的情况一般出现在新皇即位时年龄太小,太后暂时垂帘听政。在这种情况下,太后已经执政了好几年,已积累了较大的权势,皇帝即使后来成年了,也没有实力与太后对抗。

所以同治和光绪被慈禧打败,只是历史的轮回而已,算不上丢人。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光绪败给慈禧不丢人 为何中国历史上(皇帝永远斗不过太后)》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砾月づ和谁一起看潮起2023-11-18 14:18砾月づ和谁一起看潮起[重庆市网友]103.31.163.54
    为何中国历史上皇帝永远斗不过太后,这是历史的特殊现象,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
    顶0踩0
  2. 紫幽梦轩2023-10-16 09:04紫幽梦轩[河南省网友]202.6.67.127
    光绪败给慈禧不丢人,毕竟慈禧太后在政治上实力强大啊。
    顶0踩0
相关阅读
1900年是什么年 清朝光绪二十六年(中华民族遭到侵占的至暗时刻)

1900年是什么年 清朝光绪二十六年(中华民族遭到侵占的至暗时刻)

...继承人,另外清政府悬赏10万白银缉拿康有为、梁启超,慈禧向列强宣战等事迹。1900年历史记载1900年不仅发生了慈禧太后向列强宣战等事迹,也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的至暗时刻,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西逃出京的年份,正是这一...

2023-05-07 #探索发现

光绪被太监穿寿衣时意外坐起来 太监忙去找慈禧(慈禧说随他去)

光绪被太监穿寿衣时意外坐起来 太监忙去找慈禧(慈禧说随他去)

...而光绪皇帝就是这样一位木偶皇帝,控制他的就是有名的慈禧太后。慈禧是一个喜欢权力的女人,而且有着高超的政治智慧,想当年咸丰皇帝去世时,八位辅政大臣作为咸丰指定的辅政班子,最后竟然败在了一个女人慈禧的手中...

2022-12-29 #历史趣闻

光绪皇帝是昏君吗 光绪皇帝怎么死的(被慈禧太后毒死)

光绪皇帝是昏君吗 光绪皇帝怎么死的(被慈禧太后毒死)

...绪皇帝是一个很悲惨的存在,他有明君潜质,可惜头上有慈禧太后,一生热血加满腔抱负都付之东流。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虽极力主战,但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后来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又因慈禧等...

2023-01-28 #历史趣闻

慈禧太后临死前为何一定要毒死光绪 慈禧:不杀(我死无葬身之地)

慈禧太后临死前为何一定要毒死光绪 慈禧:不杀(我死无葬身之地)

...帝的死因:死因砒霜中毒。光绪皇帝死于1908年11月14日,慈禧太后死于1908年11月15日,两人死亡时间相差不到24小时。在人们的心目中,两人死亡时间相隔如此之近,光绪之死是慈禧太后下的毒手。在没有最新证据出现之前,这是...

2023-06-23 #历史趣闻

慈禧的最后一天:早晨在处理光绪后事(下午就穿上了寿衣)

慈禧的最后一天:早晨在处理光绪后事(下午就穿上了寿衣)

慈禧太后在生前可谓“风光无限”,不过她所代表的,也正是那个腐朽没落的晚清大集团,在晚清乃至近代史期间,她都是一个十足轻重的人物,而另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便是光绪。光绪驾崩和慈禧去世的间隔时间很短,在历史...

2023-08-02 #历史趣闻

同治皇帝为什么就活19岁(同治皇帝为什么传位给光绪)

同治皇帝为什么就活19岁(同治皇帝为什么传位给光绪)

说到同治皇帝,大家应该有所耳闻,他是清朝皇帝,慈禧太后的亲儿子。而在清朝十二皇帝之中,同治帝也是很特殊的,因为他是清朝第一位没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包括同治之后的皇帝,统治权都被慈禧太后牢牢掌控在自己手...

2023-07-26 #历史趣闻

太监给光绪穿寿衣准备后事 光绪却突然挺身起来(慈禧:不穿算了)

太监给光绪穿寿衣准备后事 光绪却突然挺身起来(慈禧:不穿算了)

...绪为了将军权抓牢在自己手里的计划彻底泡汤了,这也让慈禧很是愤怒,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以武力血腥镇压了这次变法。以谭嗣同为首的戊戌六君子慷慨赴难,光绪皇帝最终也被慈禧秘密关押在中南海瀛台。至此为止,百日维...

2022-12-02 #历史趣闻

光绪皇帝砒霜中毒惨死 溥仪曝内幕(凶手竟不是慈禧)

光绪皇帝砒霜中毒惨死 溥仪曝内幕(凶手竟不是慈禧)

...的皇帝中,光绪虽然拥有远大志向,试图变法图强,然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掌握实权,再加上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软禁、架空,成为有名无实的魁儡皇帝。1908年,光绪和慈禧相继过世,当时光绪年仅38岁,正值壮年,而...

2022-12-26 #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