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123排行榜 > 问答 > 正文

十大大将的结局(十大将军是怎么死的)

时间:2023-09-12

1、粟裕,1984年2月5日16时33分,粟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因病逝世,享年77岁

TIPS:本文共有 79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6 分钟。

1955年9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0人大将军衔,后被人们称之为“十大大将”。

1、粟裕,1984年2月5日16时33分,粟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因病逝世,享年77岁。(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军事战略家、战术家,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2、徐海东,1970年3月25日,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下,含恨逝世于郑州。(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今武汉市黄陂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被毛主席称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三十四团任代理排长。

3、黄克诚,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残酷迫害。1978年12月,被平反昭雪。1986年12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任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教官。

4、陈赓,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去世,终年58岁。(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性格诙谐,两次结婚,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被誉为黄埔三杰之一,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

5、谭政,1988年11月6日于北京逝世,终年82岁。“文化大革命”中,他又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1980年,中共中央对谭政受到的政治诬陷给予平反。谭政 (1906-1988年),原名谭世铭,号举安,1906年6月14日出生于湖南湘乡。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共产主义战士。

6、萧劲光,1989年3月2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错误批判,实际上被剥夺了海军领导权。1979年5月,中共中央对萧劲光所谓“上贼船”问题予以彻底平反。

7、张云逸,1974年11月19日在北京病逝。(1892-1974)原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海南省文昌县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辛亥革命和讨袁护国战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

8、罗瑞卿,“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残酷迫害,造成下肢残疾。1978年7月15日,罗瑞卿赴联邦德国海德堡骨科大学医院治疗腿疾。8月3日,手术后因突发心肌梗塞逝世,享年72岁。

9、王树声,1974年1月7日病逝于北京,享年69岁。(1905-1974)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县人,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县农民协会组织部长。一九二七年参与领导黄麻起义。

10、许光达,1967年1月,被林彪、“四人帮”非法关押。1969年6月3日,许光达经过一年多的批斗、审讯和折磨,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

扩展资料:

大将人选:

除了粟裕等10人,中央原还拟定授予李先念、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我党优秀的军事家大将军衔,但因为他们当时都已经转业,不再负责军事工作,而且本人也提出辞去军衔,故未授予军衔。而徐海东大将和许光达大将个人认为自己军衔太高,提出辞去大将军衔,未被批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大将军

十大大将的结局 十大将军是怎么死的

开国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结局如何?

一、十大元帅

1、朱德元帅:1976年逝世于北京,享年90岁。

2、彭德怀元帅:1974年因病情恶化得不到医治而逝世,享年76岁。

3、林彪元帅:1971年乘飞机摔死在内蒙古,享年64岁。

4、刘伯承元帅:1986年逝世于北京,享年94岁。

5、贺龙元帅:1969年在北京含冤逝世,享年73岁。

6、陈毅元帅:1972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7、罗荣桓元帅:1963年病逝,第一个逝世的元帅,享年61岁。

8、徐向前元帅:1990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9、聂荣臻元帅:1992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10、叶剑英元帅:1986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二、十大将

1、粟裕大将:1984年2月5日病逝于北京。

2、徐海东大将:1970年3月25日在河南省郑州市逝世。

3、黄克诚大将:1986年12月28日逝世,享年84岁。

4、陈赓大将:1961年3月16日,陈赓大将因病逝世。

5、谭政大将:1988年11月6日,谭政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6、萧劲光大将:1989年3月29日在北京病逝。

7、张云逸大将:1974年11月19日病逝于北京。

8、罗瑞卿大将:1978年7月出国治腿,8月3日不幸逝世。

9、王树声:1974年1月7日病逝于北京。

10、许光达大将:1969年6月3日,许光达经过一年多的批斗、审讯,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

扩展资料:

十大元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时期,在革命浪潮的风云际会中,在革命战争的大风大浪中奋勇拼杀,充分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而成为各个时期我军重要的领导者和重大战役战斗的指挥者。

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十大元帅正符合这个严格的标准。

大将多数为军委委员级,只王树声、许光达二人为正兵团级。1955年解放军实行薪金制时,军委委员级被取消,改称大军区级;原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级,凡授予元帅军衔者,嗣后在薪金标准中改称为元帅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十大大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的逝世

一九五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

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

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

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

1、元帅——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

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

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

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

朱德字玉阶,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农家。少年下田劳作并读过私塾,20岁时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师范,毕业后回县城当了体育教员。看到社会黑暗和时局动荡,他徒步跋涉三个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学日本成为“士官三杰”之一的蔡锷所主办的云南讲武堂。在讲武堂中,朱德参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朱德毕业后,在滇军中由少尉排长干起,在讨袁和军阀混战中一直升至少将旅长,名震川滇。当时他与别的将领不同,对黩武争权深感厌倦,喜好音乐,在家中广泛接纳青年军官及学生,并读过《新青年》等杂志。

1921年,朱德主动离开月收入大洋数以千计的军界,外出学习。翌年,朱德到上海见到孙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与军阀结盟。他又见到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国***。一个旧军队的将军想入党,这使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大感惊讶,尽管鼓励朱德追求进步,却未同意。

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欧,到德国学习战术,并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在那里,他见到了周恩来。翌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

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在军训班学习。在那里,他提出回国后如打不赢就上山,令苏军的教官惊讶。 1926年朱德回国后,利用旧关系到川军、滇军中动员北伐,并秘密做***的工作。1927年南昌起义时,朱德率领滇军教育团一部参加,任第九军副军长。起义军南征潮汕失败时,他在危境中率领“铁军”余部近千人进入粤北、湘南,于1928年4月走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建立了红四军并任军长,成为全国第一支主力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

1930年,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翌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此后几十年间,“总司令”在党内成为朱德的代称。在红军长征时,他有时也担负具体作战指挥。

抗战初期,他率八路军总部前往太行山前线。1940年回延安后,因年纪已大,主要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局,不过1947年攻克石家庄时他曾亲临前线指挥。

建国后,朱德先后任国家和党的副主席、人大委员长,1955年授十大元帅时为第一名。

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不同意给彭德怀那样定性,被有人说成年老糊涂。“文革”初定林彪为接班人时,他不表赞成,1975年又率先揭发江青,可见心底如明镜。 1976年7月,朱德以90岁高龄去世。毛泽东曾称他是“红司令”,并说,“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

2、元帅——彭德怀(1898-1974)湖南省湘潭县人

彭德怀,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

授衔时是军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

尽管他军事业绩上有胜有败,但从平江暴动到朝鲜停战,

一直在第一线从事战斗指挥,这一点全军无人可比。

他的军事造诣并不出色,

但二十多年身经百战的资历足以使他傲视群雄,

位列元帅第二理所当然。

3、元帅——林彪(1906-1971)湖北黄岗县人

林彪,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十大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称第一。

但他在十人中的资历倒数第二,位列第三是

由于当时他是十人中除朱德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

林彪原名林育蓉。湖北省黄冈县人。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五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连长。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营长、团长,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红军大学校长。参加了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联军总司令,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了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阴谋败露后,于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

一九七三年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一九八一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4、元帅——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人

刘伯承,第二野战军的代表,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

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对中国军队正规化的影响最大。

白崇禧称他是“共军第一号悍将”,

而毛泽东对他则别有看法。

授衔时刘伯承在党内军内已无实权,

位列第四的原因一是因他的资历,二是他在军中人望甚高,

三是毛泽东不会将他对刘的看法公开化。

5、元帅——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县人

贺龙,借助南昌暴动总指挥

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资历成为元帅。

他未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

军事造诣和战绩没有任何出色之处。

他创建红二军团时有很强的封建宗族色彩,

在十年间洪湖苏区仅能自保,谈不上发展。

后人往往将此归罪于夏曦洪湖肃反,

其实鄂豫皖苏区的肃反比洪湖苏区更为严重。

抗战时一二零师是八路军的三个师中力量最弱、战绩最小的,

长期担任预备队的角色。

贺龙解放战争时仅任晋绥军区司令这一兵团级的职务,

建国后任体委主任。

但如仅就表象认为贺龙一无是处也不客观,

授衔时他在军委中位置仅次于彭德怀和林彪,

庐山会议后他更担任了军委第二副主席,

成为毛泽东牵制林彪的首要人物,

六五年取消军衔制就出自他的手笔。

6、元帅——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县人

陈毅,一身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

第三野战军三个派系。

他是半路出家从军的文人,军事造诣有限。

抗战以来他指挥的较大战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依赖粟裕。

但他在军中的资历和地位,

以及他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历史渊源,

而使得这三个派系的代表人物只能是他,不可能是粟裕。

7、元帅——罗荣桓(1902-1963)湖南衡山县人

罗荣桓,众所周知他是政工元帅,

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

意味着中国军队所特有的中国特色。

在十大元帅中他的资历最浅,二七年入党,

从未担任过战略方面的最高职。

同时他又是十人中学历最高的,上过大学。

8、元帅——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台县人

徐向前,同贺龙类似,

借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身分成为元帅。

他的资历仅高于林彪和罗荣桓,

在黄埔一期毕业生中原是不被看好的人物。

他的军事业绩最显著之处是曾指挥过一度是红军中

最强的红四方面军。

但自从指挥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全军覆没后,

再不曾有过值得一提的战绩。

解放战争时他仅任兵团司令,

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攻克了太原。

由于红四方面军这一派系人数众多,

必须在元帅中有代表人物,

曾为总指挥的徐向前就是最佳人选了。

9、元帅——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县人

聂荣臻,华北野战军的代表。

尽管他曾在黄埔军校任职,

但实际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

他指挥华北野战军同傅作义对峙三年,

没有出色的战绩。

他一生的军事业绩中,凡辉煌之处往往与林彪有关:

红军时期他是红一军团政委;

抗战开始时他担任一一五师副师长;

平津战役又是东野与华野联合作战,

以至于北京军事博物馆的一位创作员曾经说过:

“要想写好《聂传》,先得搞好《林传》。”

10、元帅——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

叶剑英,没有派系背景,没有实际战绩。

由于在十人中名列最后,容易诱发人们揣测。

实际上,因上述几个因素的制约,

除他之外找不出别人能平衡这个位置了。

确定叶剑英为元帅在于他的特殊地位和资历,

从北伐直到建国,他一直充当着

“中共军方在政坛上的代表”这一角色,

除他之外党内军内再无他人有这种特殊地位了。

而在资历方面,他的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和刘伯承。

自云南讲武堂毕业后,

他在粤军中长期担任高级幕僚的职务,

当他协助老蒋率黄埔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时,

林彪还没进黄埔的大门呢;

长征中他一度接替刘伯承任红军总参谋长;

解放战争三年,他又任总参谋长直至建国。

在重大历史事件中,他两度扮演了微妙的角色。

二七年七月他向贺龙、叶挺通报朱培德的动态

而直接引发了南昌暴动;

三五年过草地时他的作为又导致了红军的公开分裂。

且不说他在以后的岁月中,

对粉碎“四人帮”和华、邓之争所起的微妙作用了。

至于他本人军事造诣与指挥能力如何,历史没给他机会证明

从十大元帅的各人背景看,哪一个都动不得,

十大将换谁上来都会引发新的不平衡。

再看看十大将的人选,派系平衡的因素减弱了,

而当时职务的因素加强了。

大将

1、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

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

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

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

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

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

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

粟裕只能委屈了。

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

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

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

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

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

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

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

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

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

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

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

2、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

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

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

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

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

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

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

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

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

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

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

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

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

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

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

3、大将——黄克诚(1902-1986) 湖南省永兴县人

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他的战绩、资历与别人相比有值得商榷之处,

但是他当时的职务是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

这一点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4、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

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

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

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

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

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

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5、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

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

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

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

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与派系平衡无关。

6、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

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

在资历方面,只提一点就够了。

当年江西苏区党内斗争中有一顶帽子以他的名字命名,

叫做“萧劲光式的右倾机会主义”。

7、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

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几乎可认为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因他的资历而来的。

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

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

在邓小平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

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

他在华东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

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

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

华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

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

8、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

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

他的军事业绩和指挥能力都很一般,

资历也不出众,是有争议的人物。

而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

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

毛泽东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

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

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

9、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人

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

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

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

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

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

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

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

10、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

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

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

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

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

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

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

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

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

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

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焘的路线,

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彭德怀水火不容,加上他

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

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

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

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

为了对等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

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

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综合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每个人的情况来看,

授衔时多种因素都在起着作用,既不是纯粹的“论资排辈”,

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

而是党内军内多年来战争历程和人事变迁的综合平衡。

站在今人的角度上,尽可以对他们每个人品头论足,

但如果从授衔时的历史环境出发,

相信这二十个人堪称是“最佳组合”了。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十大大将的结局(十大将军是怎么死的)》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众联电脑2023-12-01 13:44众联电脑[台湾省网友]123.99.109.75
    历史上的十大将军有着丰富多彩的人生,了解他们的结局也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
    顶25踩0
  2. 过去式2023-11-04 19:36过去式[四川省网友]203.17.39.136
    这些大将的结局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值得我们了解和思考。
    顶4踩0
  3. 落淚無痕2023-10-09 01:27落淚無痕[河北省网友]202.131.49.70
    太震惊了,对于这些历史人物的结局还是很好奇的,希望有更多的解密。
    顶33踩0
相关阅读
开国十大大将结局

开国十大大将结局

...京逝世。十大将军的由来十大将军都有谁 十大将军最后结局谁死1955年9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10人大将军衔,后被人们称之为“十大大将”。10位开...

2023-08-19 #休闲

平型关十大将军雕塑:2个元帅 1个大将(4个上将)

平型关十大将军雕塑:2个元帅 1个大将(4个上将)

...时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团长,1938年叛变投靠国民党,结局不详。陈锦秀(1912年-1938年1月22日),抗日战争时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1938年1月22日,在河北省平山县“温塘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6岁。杨成武(1914...

2023-02-01 #历史趣闻

十大开国大将的结局(我国开国十大将最终下场)

十大开国大将的结局(我国开国十大将最终下场)

...逝。聂荣臻,叶剑英熬过文革。开国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结局如何?一、十大元帅1、朱德元帅:1976年逝世于北京,享年90岁。2、彭德怀元帅:1974年因病情恶化得不到医治而逝世,享年76岁。3、林彪元帅:1971年乘飞机摔死在内...

2023-09-15 #休闲

十大将军的孙子(谭政大将的孙子)

十大将军的孙子(谭政大将的孙子)

...,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一。十大将军后人在干什么工作你好,你可以参考这个://mil.chinaiiss/html/20127/3/a50711.html哪位开国元帅的孙子被枪毙朱 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

2023-05-15 #问答

十大大将谁最厉害(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哪个军事能力最强)

十大大将谁最厉害(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哪个军事能力最强)

十大元帅更具实力!春秋时期的十大名将,谁最厉害?春秋战国是一个战争年代,时势造就英雄,在这个时代涌现了一大批的文臣武将,而当中最著的十大名将是孙武,吴起,白起,孙膑,李牧,王翦,田单,乐毅,廉颇,赵奢...

2023-05-28 #综合

十大大将哪儿人(中国十大将军各是什么地方人)

十大大将哪儿人(中国十大将军各是什么地方人)

...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 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中国十大大将是谁?分别是哪里人?粟裕...

2023-01-18 #讨论

十大元帅推荐的十位大将(开国十大元帅和十位大将分别是谁)

十大元帅推荐的十位大将(开国十大元帅和十位大将分别是谁)

开国十大元帅与十大将军 授衔简介: 一九五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 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 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 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 十...

2023-01-23 #休闲

十大大将和上将都有谁

十大大将和上将都有谁

...国后陪同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因此他也得名陪驾将军。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字什么?原名叫什么?家乡、籍贯在哪里十大元帅: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出生地四川省仪陇县。...

2023-07-26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