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本文共有 10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距今4.15亿年前,是地球的泥盆纪时代,且地球上第一个“百兽之王”出现。没有任何海洋的生物可以战胜它们,但凡是见到它们的鱼类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逃跑,否则就喝不到明天的海水了。到底是什么动物让当时的海洋动物见到则色变呢?可能你们已经猜到,就是泥盆纪最大的鱼类,同时是当时最为顶级的海洋掠食动物——邓氏鱼。虽然邓氏鱼在泥盆纪后期的地球动物大灭绝事件当中消失了,但它们当时称霸海洋的能力可以说至今“无鱼能敌”。到底邓氏鱼拥有哪些“闻风丧胆”的能力呢?
今天,我们就来见识一下。
第一,强大的咬合力。
事实上,邓氏鱼没有真正的牙齿,它们拥有的是两长条凹凸不平的刃片,这两条刃片如同两把锋利的匕首。另外,邓氏鱼口腔的活动主要依靠4个关节的合力活动。由此,邓氏鱼可以产生极大的咬合力。科学家预估,当时邓氏鱼的咬合力为1.5亿帕斯卡,1帕斯卡等于1牛顿/平方米,所以每平方米咬合力为1.5亿牛顿。
而目前世界上现存咬合力最为强大的动物是土狼,其咬合力为2000牛顿,在侏罗纪称霸的霸王龙咬合力为13000牛顿。在当时,菊石、鹦鹉螺以及鲨鱼都处于邓氏鱼的食物列表中,邓氏鱼完全可以一口就将鲨鱼咬成两半。
第二,庞大的体型。
成年邓氏鱼的体长可以达到10米,一般情况下为8米,体重为4吨左右。邓氏鱼的头部和颈部都会存在外骨骼,极为坚硬,和现在的推土机有一点类似。其背部皮肤的颜色通常是深褐色,腹部的颜色呈现的是银色。它们一经出没在海洋中,海水便会出现晃荡,其它鱼类便会察觉自己身处险境,必须要尽快逃脱。当时,鲨鱼的生存存在极大的危机,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邓氏鱼盯上,随即体无全尸。
第三,惊人的食量。
邓氏鱼生存的海域并不算深,几乎在全球的海域都可以存在。因为体型的庞大,它们一餐摄入的食物量很是惊人。同时它们对食物几乎没有什么挑剔性,几乎是见到什么都会食用。因为它们当时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没有海洋动物可以战胜它们,所以其它生物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见到邓氏鱼一次就躲一次。如果被发现了,基本上就等于判了死刑。
但拥有如此强大能力的邓氏鱼,它们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消化不良。科学家们在邓氏鱼的化石中,发现它们肚子中还有着尚未被消化的食物鱼类残骸,比如盾皮鱼类的头甲和一些软体动物坚硬的外壳。虽说它们可以咬碎这些外壳,但却没有办法消化。
对于早已灭绝的远古生物,我们不可能再见到它们的身影,但如果可以找到它们遗留下来完整的DNA,那么科学家们就可以用克隆的方式让它们重现。目前,科学家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咬合力超过霸王龙 最早称霸地球的“百兽之王”(却经常消化不良)》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