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康熙为什么不听孝庄的话 为什么不等吴三桂老死(反而执意用兵)

时间:2023-07-11 07:59:02

相关推荐

康熙为什么不听孝庄的话 为什么不等吴三桂老死(反而执意用兵)

康熙为何急着削藩而不听他皇祖母的缓兵之计?这个问题应该是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之后才发出的疑问。其实真实的情况是削藩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更是态度坚决的。

孝庄太后并不是说非要等到吴三桂老死之后再处理他们。而是电视剧根据剧情需要进行的人物心理刻画。大家试想吴三桂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就不反了吗?孙子就不反了吗?吴三桂的集团会随着吴三桂的死去就土崩瓦解吗?答案可能的概率极低,没有人会轻易地把自己手里攥的东西送给别人。

那么为什么要削三藩?三藩里边都有谁?三藩里的人都是从何而来的?为何会造反呢?

早期归顺清朝的是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定南王孔有德。他们是明朝驻守在皮岛的大将毛文龙的手下参将。在天聪年间,投靠了满清。当时的领袖皇太极特别器重他们。但是他们不算在满清八旗的军制里边,是独立于满清八旗之外的最早一批的汉人队伍之一。平时经营自己的庄园,自己耕种粮食,但是在打仗的时候,要统一听从皇太极的调遣。

后期有了汉八旗军制之后,耿仲明的儿子耿继茂继任为正黄旗汉军;尚可喜的部队变成汉军的镶蓝旗;孔有德的部队变成汉军的镶红旗。他们的归顺大大加强了清军的战斗力,因为明朝人善于水战,并且会用装满火药的大炮攻城,这极大地减缓了清军的伤亡。

在这之后,吴三桂的投降导致了清朝的入主中原,加快了清朝一统全国的步伐。吴三桂投降的原因在这里不细说,正是因为他对清军的功劳才封他为平西王的。顺治二年和三年,吴三桂分别出兵为清朝平定陕西和四川的叛乱,这使他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顺治十五年的时候,清军派兵出征云贵川三省。目的是打败明朝势力朱由榔和永历帝以及张献忠的遗部李定国。结局是朱由榔等人逃亡缅甸,其余人等不少都投降清军了。于是清朝就派遣平南王驻守广东,靖南王驻守四川,平西王吴三桂前往云南。

但是一旦军队掌握在那些藩王手中,就可能出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况,尤其在边境的省份会以各种名义制造摩擦和军事行动来获取朝廷的军费和粮草。而且吴三桂的军队只增不减,全靠朝廷来养活他自己的人马,并且时不时在省内制造乱象,最后的结果是清王朝加大了对他的赏赐,封他为亲王。

吴三桂在云南省内就是个土皇帝,他挑选的官员可以说是不经过朝廷批准就能任命,后来那些官员被称为“西选官”。朝廷起初也想着分化他的势力,在鳌拜的安排下将眼线安插在云南省,将吴三桂的手下分到其余各省。王辅臣调到固原,马宁调到山东,李本深调往贵州,刘进忠前往潮州。

从效果上看来,的确分化了他在云南的势力,但是在长远看来,吴三桂的手下遍布全国各省份,反而为之后吴三桂的造反打下了基础。

靖南王耿仲明在顺治时期就自杀了,因为包庇了手下人的逃跑,这是个重罪,所以就自我了断了。后来他的儿子耿继茂继承了王位开始出兵福建省,收复了厦门等地并将郑氏赶到台湾。但是私底下还是和郑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这里可以看出,吴三桂野心勃勃不受管制,而耿继茂又心怀鬼胎,两头都有联系。清廷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源源不断的军费不断消耗着康熙的耐心,而且此时的清朝内忧外患,外部还要面对准噶尔和台湾的虎视眈眈,内部更是尾大不掉的局面,因此要攘外必须先安内,这是康熙所考虑的因素,多等一刻就多一刻的危险,多等一刻只会把野兽喂得越来越大。

这里面有一个人没有起兵造反,他就是平南王尚可喜。清朝人对他的评价极高,吴三桂在云南造反,但是尚可喜坚守广东拒不造反。尚可喜本想着告老还乡,但是吴三桂事发突然,清廷只好极力挽留尚可喜坚守广东。

尚可喜的大儿子尚之信性格暴戾,平时就不得不下的欢迎。尚可喜怕自己的大儿子不能坚守自己去追随吴三桂造反,便立自己的二儿子尚之孝为继任者。上表朝廷封他为平南大将军,到潮州区稳定局面。

但是尚之信则能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而是派兵围困住父亲的府邸,目的是夺取兵权响应吴三桂的号召。尚可喜闻听此事,羞愧难当想要自杀,但是未能能成功,之后抑郁而死。皇帝听闻后很是感动,于是赐他谥号为敬。

康熙拒绝向吴三桂示弱,派兵直奔湖南吴三桂的主力决战。对耿精忠即安抚又派兵进攻,于1676年在福建投降。

于此同时其他各省份也逐渐被收复,吴三桂的势力进一步衰弱。但是吴三桂在湖南部署了大量的兵力,一直很难打下来,前后用了五年才把吴三桂打回云南。又过了三年吴三桂病死,他的孙子在被攻破城池的时候自杀身亡,其余大多数将领都投降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雨夜未央2024-02-02 08:28雨夜未央[新疆网友]203.158.23.151
    @安分守己 康熙决策可能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包括政治、军事等各方面考量我们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当情境和他考量。
    顶4踩0
  2. 安分守己2023-11-25 16:18安分守己[西藏网友]203.23.47.140
    康熙或许有自己理由和考虑不立场会有不法。历史事件也往往是复杂不容易简单评判。
    顶5踩0
  3. ♡℡、错了而2023-09-18 00:08♡℡、错了而[湖北省网友]203.95.0.243
    康熙为什么不听孝庄话可能是因为他有自己考虑和判断。或许他认为有别更好选择。为什么不等吴三桂老死或许康熙觉得现在就解决问题更符合他战略考量。
    顶0踩0
相关阅读
吴三桂的真实历史:清朝平西王(三藩之乱开启者)

吴三桂的真实历史:清朝平西王(三藩之乱开启者)

吴三桂的真实历史吴三桂字长伯,是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人,也就是如今辽宁的绥中县,他的祖籍是南直隶高邮,是明末清初有名的政治人物

2023-01-03

吴三桂如果老实接受撤藩则必死吗(其实真相远没有他想的那么消极)

吴三桂如果老实接受撤藩则必死吗(其实真相远没有他想的那么消极)

结果不到二十岁的康熙帝出人意料地下令彻底裁撤该藩

2023-07-01

吴三桂反清失败原因(三潘之乱为什么失败)

吴三桂反清失败原因(三潘之乱为什么失败)

虽然形势看着相当不错,但是吴三桂最终还是惨败,下面和探秘志小编一起了解一下

2023-09-25

冲冠一怒为红颜是谁(吴三桂为什么一怒为红颜)

冲冠一怒为红颜是谁(吴三桂为什么一怒为红颜)

最后砍下了敌人的头颅,救回了自己的美人

202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