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123排行榜 > 知识 > 正文

十大元帅吧(十大元帅)

时间:2023-06-21 07:20:01

相关推荐

十大元帅吧(十大元帅)

共和国的骄傲〓十大元帅十大将〓

授衔简介:

一九五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

在中南海怀仁堂,毛主席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

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

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

1、元帅——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

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

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

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

朱德字玉阶,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农家。少年下田劳作并读过私塾,20岁时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师范,毕业后回县城当了体育教员。看到社会黑暗和时局动荡,他徒步跋涉三个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学日本成为“士官三杰”之一的蔡锷所主办的云南讲武堂。在讲武堂中,朱德参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 朱德毕业后,在滇军中由少尉排长干起,在讨袁和军阀混战中一直升至少将旅长,名震川滇。当时他与别的将领不同,对黩武争权深感厌倦,喜好音乐,在家中广泛接纳青年军官及学生,并读过《新青年》等杂志。

1921年,朱德主动离开月收入大洋数以千计的军界,外出学习。翌年,朱德到上海见到孙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与军阀结盟。他又见到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个旧军队的将军想入党,这使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大感惊讶,尽管鼓励朱德追求进步,却未同意。

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欧,到德国学习战术,并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在那里,他见到了周恩来。翌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共产党。

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在军训班学习。在那里,他提出回国后如打不赢就上山,令苏军的教官惊讶。 1926年朱德回国后,利用旧关系到川军、滇军中动员北伐,并秘密做共产党的工作。1927年南昌起义时,朱德率领滇军教育团一部参加,任第九军副军长。起义军南征潮汕失败时,他在危境中率领“铁军”余部近千人进入粤北、湘南,于1928年4月走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合,建立了红四军并任军长,成为全国第一支主力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

1930年,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翌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此后几十年间,“总司令”在党内成为朱德的代称。在红军长征时,他有时也担负具体作战指挥。

抗战初期,他率八路军总部前往太行山前线。1940年回延安后,因年纪已大,主要协助毛主席指挥全局,不过1947年攻克石家庄时他曾亲临前线指挥。

建国后,朱德先后任国家和党的副主席、人大委员长,1955年授十大元帅时为第一名。

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不同意给彭德怀那样定性,被有人说成年老糊涂。“文革”初定林彪为接班人时,他不表赞成,1975年又率先揭发江青,可见心底如明镜。 1976年7月,朱德以90岁高龄去世。毛主席曾称他是“红司令”,并说,“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

2、元帅——彭德怀(1898-1974)湖南省湘潭县人

彭德怀,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

授衔时是军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

尽管他军事业绩上有胜有败,但从平江暴动到朝鲜停战,

一直在第一线从事战斗指挥,这一点全军无人可比。

他的军事造诣并不出色,

但二十多年身经百战的资历足以使他傲视群雄,

位列元帅第二理所当然。

3、元帅——林彪(1906-1971)湖北黄岗县人

林彪,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十大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称第一。

但他在十人中的资历倒数第二,位列第三是

由于当时他是十人中除朱德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

林彪原名林育蓉。湖北省黄冈县人。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五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连长。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营长、团长,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红军大学校长。参加了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了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阴谋败露后,于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

一九七三年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一九八一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4、元帅——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人

刘伯承,第二野战军的代表,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

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对中国军队正规化的影响最大。

白崇禧称他是“共军第一号悍将”,

而毛主席对他则别有看法。

授衔时刘伯承在党内军内已无实权,

位列第四的原因一是因他的资历,二是他在军中人望甚高,

三是毛主席不会将他对刘的看法公开化。

5、元帅——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县人

贺龙,借助南昌暴动总指挥

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资历成为元帅。

他未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

军事造诣和战绩没有任何出色之处。

他创建红二军团时有很强的封建宗族色彩,

在十年间洪湖苏区仅能自保,谈不上发展。

后人往往将此归罪于夏曦洪湖肃反,

其实鄂豫皖苏区的肃反比洪湖苏区更为严重。

抗战时一二零师是八路军的三个师中力量最弱、战绩最小的,

长期担任预备队的角色。

贺龙解放战争时仅任晋绥军区司令这一兵团级的职务,

建国后任体委主任。

但如仅就表象认为贺龙一无是处也不客观,

授衔时他在军委中位置仅次于彭德怀和林彪,

庐山会议后他更担任了军委第二副主席,

成为毛主席牵制林彪的首要人物,

六五年取消军衔制就出自他的手笔。

6、元帅——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县人

陈毅,一身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

第三野战军三个派系。

他是半路出家从军的文人,军事造诣有限。

抗战以来他指挥的较大战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依赖粟裕。

但他在军中的资历和地位,

以及他与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历史渊源,

而使得这三个派系的代表人物只能是他,不可能是粟裕。

7、元帅——罗荣桓(1902-1963)湖南衡山县人

罗荣桓,众所周知他是政工元帅,

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

意味着中国军队所特有的中国特色。

在十大元帅中他的资历最浅,二七年入党,

从未担任过战略方面的最高职。

同时他又是十人中学历最高的,上过大学。

8、元帅——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台县人

徐向前,同贺龙类似,

借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身分成为元帅。

他的资历仅高于林彪和罗荣桓,

在黄埔一期毕业生中原是不被看好的人物。

他的军事业绩最显著之处是曾指挥过一度是红军中

最强的红四方面军。

但自从指挥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全军覆没后,

再不曾有过值得一提的战绩。

解放战争时他仅任兵团司令,

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攻克了太原。

由于红四方面军这一派系人数众多,

必须在元帅中有代表人物,

曾为总指挥的徐向前就是最佳人选了。

9、元帅——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县人

聂荣臻,华北野战军的代表。

尽管他曾在黄埔军校任职,

但实际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

他指挥华北野战军同傅作义对峙三年,

没有出色的战绩。

他一生的军事业绩中,凡辉煌之处往往与林彪有关:

红军时期他是红一军团政委;

抗战开始时他担任一一五师副师长;

平津战役又是东野与华野联合作战,

以至于北京军事博物馆的一位创作员曾经说过:

“要想写好《聂传》,先得搞好《林传》。”

10、元帅——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

叶剑英,没有派系背景,没有实际战绩。

由于在十人中名列最后,容易诱发人们揣测。

实际上,因上述几个因素的制约,

除他之外找不出别人能平衡这个位置了。

确定叶剑英为元帅在于他的特殊地位和资历,

从北伐直到建国,他一直充当着

“中共军方在政坛上的代表”这一角色,

除他之外党内军内再无他人有这种特殊地位了。

而在资历方面,他的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和刘伯承。

自云南讲武堂毕业后,

他在粤军中长期担任高级幕僚的职务,

当他协助老蒋率黄埔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时,

林彪还没进黄埔的大门呢;

长征中他一度接替刘伯承任红军总参谋长;

解放战争三年,他又任总参谋长直至建国。

在重大历史事件中,他两度扮演了微妙的角色。

二七年七月他向贺龙、叶挺通报朱培德的动态

而直接引发了南昌暴动;

三五年过草地时他的作为又导致了红军的公开分裂。

且不说他在以后的岁月中,

对粉碎“四人帮”和华、邓之争所起的微妙作用了。

至于他本人军事造诣与指挥能力如何,历史没给他机会证明

十大大将

1、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

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

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

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

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

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

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

粟裕只能委屈了。

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

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

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

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

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

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

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

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

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

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

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

2、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

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

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

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

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

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

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

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

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

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

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

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

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

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

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

3、大将——黄克诚(1902-1986) 湖南省永兴县人

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他的战绩、资历与别人相比有值得商榷之处,

但是他当时的职务是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

这一点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4、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

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

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

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

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

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

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5、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

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

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

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

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与派系平衡无关。

6、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

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

在资历方面,只提一点就够了。

当年江西苏区党内斗争中有一顶帽子以他的名字命名,

叫做“萧劲光式的右倾机会主义”。

7、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

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

几乎可认为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因他的资历而来的。

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

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

在邓小平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

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

他在华东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

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

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

华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

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

8、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

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

他的军事业绩和指挥能力都很一般,

资历也不出众,是有争议的人物。

而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

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

毛主席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

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

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

9、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人

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

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

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

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

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

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

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

10、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

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

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

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

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

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

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

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

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

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

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焘的路线,

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彭德怀水火不容,加上他

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

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

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

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

为了对等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

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

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综合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每个人的情况来看,

授衔时多种因素都在起着作用,既不是纯粹的“论资排辈”,

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

而是党内军内多年来战争历程和人事变迁的综合平衡。

站在今人的角度上,尽可以对他们每个人品头论足,

但如果从授衔时的历史环境出发,

相信这二十个人堪称是“最佳组合”了。

十大元帅吧 十大元帅

中国十大元帅是哪几个?

1、元帅——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

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

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

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

朱德字玉阶,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农家。少年下田劳作并读过私塾,20岁时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师范,毕业后回县城当了体育教员。看到社会黑暗和时局动荡,他徒步跋涉三个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学日本成为“士官三杰”之一的蔡锷所主办的云南讲武堂。在讲武堂中,朱德参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 朱德毕业后,在滇军中由少尉排长干起,在讨袁和军阀混战中一直升至少将旅长,名震川滇。当时他与别的将领不同,对黩武争权深感厌倦,喜好音乐,在家中广泛接纳青年军官及学生,并读过《新青年》等杂志。

1921年,朱德主动离开月收入大洋数以千计的军界,外出学习。翌年,朱德到上海见到孙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与军阀结盟。他又见到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国***。一个旧军队的将军想入党,这使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大感惊讶,尽管鼓励朱德追求进步,却未同意。

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欧,到德国学习战术,并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在那里,他见到了周恩来。翌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

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在军训班学习。在那里,他提出回国后如打不赢就上山,令苏军的教官惊讶。 1926年朱德回国后,利用旧关系到川军、滇军中动员北伐,并秘密做***的工作。1927年南昌起义时,朱德率领滇军教育团一部参加,任第九军副军长。起义军南征潮汕失败时,他在危境中率领“铁军”余部近千人进入粤北、湘南,于1928年4月走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建立了红四军并任军长,成为全国第一支主力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

1930年,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翌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此后几十年间,“总司令”在党内成为朱德的代称。在红军长征时,他有时也担负具体作战指挥。

抗战初期,他率八路军总部前往太行山前线。1940年回延安后,因年纪已大,主要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局,不过1947年攻克石家庄时他曾亲临前线指挥。

建国后,朱德先后任国家和党的副主席、人大委员长,1955年授十大元帅时为第一名。

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不同意给彭德怀那样定性,被有人说成年老糊涂。“文革”初定林彪为接班人时,他不表赞成,1975年又率先揭发江青,可见心底如明镜。 1976年7月,朱德以90岁高龄去世。毛泽东曾称他是“红司令”,并说,“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

2、元帅——彭德怀(1898-1974)湖南省湘潭县人

彭德怀,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

授衔时是军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

尽管他军事业绩上有胜有败,但从平江暴动到朝鲜停战,

一直在第一线从事战斗指挥,这一点全军无人可比。

他的军事造诣并不出色,

但二十多年身经百战的资历足以使他傲视群雄,

位列元帅第二理所当然。

3、元帅——林彪(1906-1971)湖北黄岗县人

林彪,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十大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称第一。

但他在十人中的资历倒数第二,位列第三是

由于当时他是十人中除朱德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

林彪原名林育蓉。湖北省黄冈县人。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五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连长。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营长、团长,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红军大学校长。参加了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联军总司令,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了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阴谋败露后,于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

一九七三年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一九八一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4、元帅——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人

刘伯承,第二野战军的代表,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

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对中国军队正规化的影响最大。

白崇禧称他是“共军第一号悍将”,

而毛泽东对他则别有看法。

授衔时刘伯承在党内军内已无实权,

位列第四的原因一是因他的资历,二是他在军中人望甚高,

三是毛泽东不会将他对刘的看法公开化。

5、元帅——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县人

贺龙,借助南昌暴动总指挥

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资历成为元帅。

他未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

军事造诣和战绩没有任何出色之处。

他创建红二军团时有很强的封建宗族色彩,

在十年间洪湖苏区仅能自保,谈不上发展。

后人往往将此归罪于夏曦洪湖肃反,

其实鄂豫皖苏区的肃反比洪湖苏区更为严重。

抗战时一二零师是八路军的三个师中力量最弱、战绩最小的,

长期担任预备队的角色。

贺龙解放战争时仅任晋绥军区司令这一兵团级的职务,

建国后任体委主任。

但如仅就表象认为贺龙一无是处也不客观,

授衔时他在军委中位置仅次于彭德怀和林彪,

庐山会议后他更担任了军委第二副主席,

成为毛泽东牵制林彪的首要人物,

六五年取消军衔制就出自他的手笔。

6、元帅——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县人

陈毅,一身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

第三野战军三个派系。

他是半路出家从军的文人,军事造诣有限。

抗战以来他指挥的较大战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要依赖粟裕。

但他在军中的资历和地位,

以及他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历史渊源,

而使得这三个派系的代表人物只能是他,不可能是粟裕。

7、元帅——罗荣桓(1902-1963)湖南衡山县人

罗荣桓,众所周知他是政工元帅,

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

意味着中国军队所特有的中国特色。

在十大元帅中他的资历最浅,二七年入党,

从未担任过战略方面的最高职。

同时他又是十人中学历最高的,上过大学。

8、元帅——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台县人

徐向前,同贺龙类似,

借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身分成为元帅。

他的资历仅高于林彪和罗荣桓,

在黄埔一期毕业生中原是不被看好的人物。

他的军事业绩最显著之处是曾指挥过一度是红军中

最强的红四方面军。

但自从指挥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全军覆没后,

再不曾有过值得一提的战绩。

解放战争时他仅任兵团司令,

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攻克了太原。

由于红四方面军这一派系人数众多,

必须在元帅中有代表人物,

曾为总指挥的徐向前就是最佳人选了。

9、元帅——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县人

聂荣臻,华北野战军的代表。

尽管他曾在黄埔军校任职,

但实际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

他指挥华北野战军同傅作义对峙三年,

没有出色的战绩。

他一生的军事业绩中,凡辉煌之处往往与林彪有关:

红军时期他是红一军团政委;

抗战开始时他担任一一五师副师长;

平津战役又是东野与华野联合作战,

以至于北京军事博物馆的一位创作员曾经说过:

“要想写好《聂传》,先得搞好《林传》。”

10、元帅——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

叶剑英,没有派系背景,没有实际战绩。

由于在十人中名列最后,容易诱发人们揣测。

实际上,因上述几个因素的制约,

除他之外找不出别人能平衡这个位置了。

确定叶剑英为元帅在于他的特殊地位和资历,

从北伐直到建国,他一直充当着

“中共军方在政坛上的代表”这一角色,

除他之外党内军内再无他人有这种特殊地位了。

而在资历方面,他的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和刘伯承。

自云南讲武堂毕业后,

他在粤军中长期担任高级幕僚的职务,

当他协助老蒋率黄埔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时,

林彪还没进黄埔的大门呢;

长征中他一度接替刘伯承任红军总参谋长;

解放战争三年,他又任总参谋长直至建国。

在重大历史事件中,他两度扮演了微妙的角色。

二七年七月他向贺龙、叶挺通报朱培德的动态

而直接引发了南昌暴动;

三五年过草地时他的作为又导致了红军的公开分裂。

且不说他在以后的岁月中,

对粉碎“四人帮”和华、邓之争所起的微妙作用了。

至于他本人军事造诣与指挥能力如何,历史没给他机会证明

十大元帅哪一个最厉害

朱德:红军之父,八路军总司令、解放军总司令,他不排第一谁排第一? 彭德怀:红一方面军总司令、八路军、解放军副总司令,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他不排第二谁能排第二? 林彪:除政治局委员、第二副总理这明显高于其他人的职务外,林还是战绩最显赫的元帅,注意,我说的是战绩不是战功,因为对林粟、林彭、林刘谁的战功大很多人有异议、各执一词,对战功问题我不予评价,但对林彪的战绩恐怕没有人能够置疑,红军时期中央苏区的第一主力军团,抗战时期的平型关战斗,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指挥过两次,率部队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横扫大半个中国,就这一点而言其他元帅无法比拟,二野虽然也跨越了半个中国,但淮海战役总指挥是邓小平而不是刘伯承,而大部分敌军是三野消灭的。在元帅中林彪的资历很浅,年龄最小,但别人对他排第三并无异议,可见他多年来的战绩和声望是何等显赫了。 刘伯承:论资历,刘乃北洋时期的川中名将,北伐时期的军长,南昌起义的参谋长,红军总参谋长。论战功,红军时期参与过第四次反围剿,抗战时建立了敌后四大根据地之一的晋冀鲁豫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挺进大别山,牺牲自己帮助别人,成绩不大功劳大;参与指挥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后又率部解放大西南直至西藏,二野是四大野战军里吃苦最多的部队,连陈毅都感到不安,向中央要求率三野挺进西南,让二野留驻华东,但毛泽东没同意。为什么吃苦受累的事情总让二野干?我以小人之心揣测,也许因为二野源于四方面军,属于拖油瓶带来的孩子,磕着碰着不心疼吧。扯远了,总之,论资历论战功刘伯承排第四都是合适的,如果论军事理论素养,甚至……当然,元帅排序不考虑这个因素。 贺龙:据说贺龙对自己排名刘伯承之后不大服气,的确,论资历贺龙并不输于刘伯承,刘伯承在川军熊克武手下当团长大败朱德的滇军时,贺龙也在湘军里当团长,北伐时两人都是军长,贺龙的军长还更正规一些,贺还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十年内战时期更是二方面军总指挥,高于刘伯承。但抗战开始贺后就不行了,120师发展缓慢,晋绥根据地的规模远远小于晋冀鲁豫根据地,贺刘高下已分。解放战争初期贺龙表现不佳,毛泽东干脆把他的部队交给了彭德怀,只让他负责后勤供应,此时的贺龙已经与刘伯承无法比拟了。战争快结束时毛让贺龙率十八兵团进军西南,完全属于安慰的性质。所以,论战功贺龙只能排在刘伯承之后。如果跟后面的几个人不是比资历而是比战功,他连第五都排不上。 陈毅:作为新四军军长、第三野战军司令,他的战绩和地位明显高于贺龙,但他的资历不如贺龙,不是指党内资历,而是指新四军山头的形成晚于贺龙的湘鄂西,加之陈毅的战绩很大一部分应归功于粟裕,所以只能排在第六。说句题外的话,现在有很多人出于对粟裕的同情,对陈毅的军事水平颇有微词。要说与粟裕以及林刘徐彭等人相比,陈毅的确有所不如,但他毕竟从军数十年,从三河坝指挥数百人开始到三野司令指挥几十万人,野战军地方军游击队等各种经验非常丰富,又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陈毅还是有相当的军事才能的。比如新四军时期,他和刘少奇的战略思想有分歧,刘的思路多从政治上着眼,但具体问题考虑不周到,而陈的思路更实际、更缜密,更具备可操作性,这都缘于陈多年的实践经验。比如郭村保卫战,叶飞按照刘少奇的布置,冒险作战,结果险些全军覆没,幸亏运气好,得以险胜。郭村之后,刘少奇不接受教训,还想搞个更大的固守待援战役,一举解决苏北问题,但陈毅没有执行,而是和粟裕实事求是的制定了作战计划,这才有了后来的黄桥大胜。在元帅中,陈毅的军事才能起码不低于朱贺罗聂叶,而他的统战外交才能更是出类拔萃。最出色的就是黄桥之战,可以说将军一张嘴,能顶十万兵。 罗荣桓:论资历罗荣桓不应排在第七,他跟林彪比都勉强,而且没有林彪那样的赫赫战功,他虽然主持过一个大战略区,但时间只有短短三四年,其他时间都是给别人当助手,抓政工。但当时中央肯定已内定罗荣桓为八届政治局委员,如果排在三个非政治局委员后面,显然不大合适,加之他是毛泽东的爱将,而且在山东几年,功劳还是巨大的,所以排在了第七位。为了加重罗荣桓的分量,还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个人大副委员长的职务,跟后面的徐聂叶只是人大常委相比,就更名正言顺一些了。 徐向前:徐向前和粟裕一样,都是天才军事家,但可惜造化弄人,中央把他派到了鄂豫皖而不是中央苏区,之后又把张国焘派来了,张国焘又是个野心家,还是个较低能的野心家,不服中央,但又斗不过中央,结果影响徐帅因此受了一辈子牵连,尽管早年战功赫赫,但抗战开始以后一直缺乏施展才华的机会,49年解放山西一役虽然精彩纷呈,毕竟是大战尾声。尽管毛泽东后来了解了徐帅的忠厚品质,有意提携,让徐以华北军区副司令兼总参谋长,而聂荣臻以华北军区司令之尊才任副总长,终究为时已晚。如果不是照顾四方面军的资历,他战争时期的最后职务连元帅都难以评上。尽管只排第八,又夫复何求呢? 聂荣臻:如果按抗战时期的势头,聂不应该只排第九,当时晋察冀是我军四大根据地之一,聂是军政指挥一把抓,是重要的方面大员。可惜他的能力只擅长建设根据地,不擅长打正规战,也就是说还是红军时期的思想观念和军事素养。一进入解放战争,这种缺陷就暴露出来了,他手下又没有粟裕这样的副手,同时,如果面对的对手是刘峙还好,偏偏还是个悍将傅作义,结果,只能自保,无力进攻,打了三年仗,部队没太大发展(与其他几支部队相比),使毛泽东对他失去了信心。实事求是的说,这也不怪聂荣臻,他其实并未系统的学习过军事,从黄埔军校教官开始,虽然从军,但一直是搞政治工作的,这个经历和陈毅有点相似,但陈毅毕竟从湘南暴动开始就具体接触军事指挥,而且是从基层做起,在中央苏区时当过军长、司令,长期独立指挥军事,经验丰富,聂荣臻则到晋察冀时期才开始独立指挥军队,而且任务主要是建设根据地。所以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发展缓慢也是情有可原的。解放后发展国防科技他还是大有作为的。不过这样,他也只能排第九了。 叶剑英:按说叶剑英是本不应该评元帅的。什么是元帅?按照古意解释,就是率领军队的主帅。叶剑英除了中央苏区时当过一段福建军区司令以外,其余时间多是当参座,既未直接率领军队(大部队、野战军)也未当过主帅,在福建军区时领着龚楚伍修权和敌人打过一仗还是个败仗。抗战开始后到解放战争时期叶虽然挂着总参谋长之职,但一直是搞统战外交工作,很少正正经经参与过作战指挥。而与叶相比,粟裕授元帅则是实至名归,合情合理。可惜授衔是在55年而不是49年,这时粟裕的地位已大大降低(如果担任志愿军司令或指挥解放台湾战争又当别论),授衔更重视资历以及军事外的因素,于是叶超越了粟当上了元帅。尽管是排第十位,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6个月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毛〃小熊﹏☆【燕微】2024-01-07 22:39﹋毛〃小熊﹏☆【燕微】[广西网友]117.53.54.241
    期待期节目!
    顶1踩0
  2. 守护终生2023-09-29 14:59守护终生[重庆市网友]103.43.126.47
    很喜欢这个节目每期都能了解到不领域元帅故事收获很多知识!
    顶0踩0
相关阅读
十大元帅的简笔画人物 七大伟人(十大元帅 十大将指的是哪些人物)

十大元帅的简笔画人物 七大伟人(十大元帅 十大将指的是哪些人物)

毛泽东主席向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共10人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2023-05-21

十大元帅表排行榜(中国开国十大元帅简表)

十大元帅表排行榜(中国开国十大元帅简表)

十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十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

2023-05-20

十大元帅晚年个个悲哀(十大元帅晚年好的是谁)

十大元帅晚年个个悲哀(十大元帅晚年好的是谁)

十大元帅的晚年陈毅的儿子是少将,其他的不清楚了

2022-12-06

十大元帅图片骑马(为什么十大元帅骑马图中只有八匹马)

十大元帅图片骑马(为什么十大元帅骑马图中只有八匹马)

十大元帅骑马图为什么不是十匹马因为图上画面有限,马全部画出来,人就看不清楚了,所以只能前排画出来,后面的马就省略了

2023-08-09

高清十大元帅画(十大元帅的画现在价值多少)

高清十大元帅画(十大元帅的画现在价值多少)

办公室宜挂十大元帅画像吗可以啊,绝对辟邪啊

20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