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排行榜,探索世界,了解各类奇异学识!

范进考了20多次中举后疯了 他的官职放到现在(可能你比他还激动)

时间:2023-01-05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孟郊的登科后是著名的一首诗,而这首诗的核心就是写的科举制。中了科

TIPS:本文共有 21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孟郊的《登科后》是著名的一首诗,而这首诗的核心就是写的科举制。中了科举以后,孟郊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才有了如此著名的一首诗。这也反映出了在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科举制对他们的重要性。可以说科举制是穷人实现翻身的唯一机会,也是一个人从贫贱发展为贵族的一个有力跳板,中了科举就是鲤鱼跃龙门。

在中学课本里,我们都学到过范进中举一文,中举后的范进疯了,当时我们也不过是一笑了之。如今再来审视这件事却发现不是这么简单,如果把范进中举后的职位拿到现在来看,也是令人激动不已的一件事。

为何要拼了命考秀才?

很多人对古代的秀才并不了解,认为秀才无非就是一个名号而已,并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收获。可事实并非如此,在古代秀才可不是一般的知识分子,秀才的身份和地位,在宋朝时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

宋朝是文人社会,各类和文人相关的产业发展得非常迅速,从诗词歌赋到琴棋书画,宋朝排第二,就没有其他国家敢排第一。文人得到了重视,也势必使得知识分子的地位得到提高。从社会地位来看,在宋朝秀才可以说和知县是平起平坐的。顶着秀才的头衔,他们看到了知县可以不用下跪,而知县也没有权力对秀才动粗。

就此看来,秀才的地位放到现在依旧是非常高的。更关键的是,成为了秀才之后,再也不用交纳国家的赋税了。在古代,交赋税这件事从来都是压垮农民的最后一根稻草,能够不交赋税是每一个家庭所期盼的。

了解了这些就知道,范进为什么要拼了命读书考秀才了。从青丝到白头,范进考了20多次,直到50岁那年才成为了秀才,从一个无名之辈成为秀才。

成为秀才后的范进有何不同

在古代社会,身份地位永远要比钱更重要,古人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也要比现代人更高。在当时的社会,能够成为一个地方内的秀才,其社会地位已经说是翻身了。哪怕他一穷二白,同样可以获得别人的尊重。

在古代考试也是要交钱的,而且是自费去考试。范进考了20多次的科举,其所耗费的钱财,也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在范进成为秀才之前,他家几乎是揭不开,在最困难的时候还要依靠别人的救济来度过,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坚持要考科举。

就在范进成为秀才的那一天,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曾经借给他钱的人也不再像是大老爷一样嘲笑反击,甚至不是在向范进要钱,而是主动来结交范进。成为了秀才给范进带来的是切切实实的好处,更让他从一个受人嘲笑的对象转身变为了受人尊敬的对象。

从秀才到举人

秀才虽然在政治地位上有了提高,但是秀才的经济地位其实是并不高的。他们除了不用交赋税,实际上没有其他的经济收入。秀才们可以选择去当地私塾教书或者是在其他贵族门下成为他人的门客。

然而,范进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继续考举人。可以说,秀才就能让一个人熬到了白头,从秀才到举人也不是那么轻易的。在成功考中秀才之后,范进好似搭上了顺风车,他的科举之路从此以后是一帆风顺,仅仅用了4年就从秀才转身变成了举人。

举人和秀才可不是一个概念,秀才的社会地位虽然得到了提高,但依旧不能跨入仕途,而举人可不一样,中了举人就意味着这个人可以进入了仕途。举人和秀才的不同之处还在于,举人有切切实实的经济利益,即便他每天在家里不干活,也可以享受到政府给的补贴。

中了举人之后,在大部分朝代也会有官职,多以县令为主。地方上做个县令,相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非常好的事情了。从现在来看有不少人从20多岁熬到了退休,依然没有达到县令这个级别。当从一个平头百姓变成县令,就足以让现在的一些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了,甚至能激动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那么可想而知范进中举后的激动心情。

举人和秀才人的社会地位,也是天壤之别。秀才只是获得了社会地位上的提高,但并没有进入贵族阶层,而举人可不一样。成为了举人之后,可以说已经有了晋身贵族阶层的资本只要在往上进一步可成为进士,那么范进就可以说是真正的咸鱼翻身,鲤鱼跃龙门。从此不用再为吃饭穿衣犯愁,并高人一等了。

从举人到进士,其通过率也是非常低的,如果把进士、举人、秀才,比作现代的大学生、硕士和博士的话。进士就是博士,举人只是硕士,而秀才仅仅是大学生而已。在明朝时期,进士每隔三年考取一次,而全国范围内录取的人数仅仅有300人,每年平均也就是100人能够成为进士。

同样都是最高学历,进士的含金量要比现在的博士含金量更高,是古代科举制中的最高身份。进士中的前三甲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人就直接可以在翰林院做官了,而大部分在翰林院做官的人,最终都有可能进入到内阁,也就是说能够鲤鱼跃龙门了。

虽然说范进不是状元、榜眼、探花,但与进士之身有关系的话,也可以继续在翰林院做事情。即便是一般的进士,也可以做个县令,成为一县之长。范进真正的疯,并不是在中举之后,而是在考取了进士,成为了进士之后,范进被任命为山东学道。山东学道的官职,可就不是县令能比的了。

如果放到现在的话,那可是相当于教育厅的厅长。如此大的一个官,这从一个平民做到这样的官职。那更是现代人也不能接受的,是考验心理承受能力的时候了,但凡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的人,就可能像范进一样。

科举制虽然说在现在看来有一定的弊端,但在封建制度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得以在中国存在千年,不是没有任何原因的。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范进考了20多次中举后疯了 他的官职放到现在(可能你比他还激动)》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范进中举后疯了 将他中举后的官职换到现代(换你也会疯狂)

范进中举后疯了 将他中举后的官职换到现代(换你也会疯狂)

...研究工业,可能就没有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了。一、范进中举清朝有一位叫做吴敬梓的小说家,创作了一篇名为《儒林外史》的讽刺小说,小说中还有一篇被摘录到了课本之上,正是大家所学习的《范进中举》。可能很多学生初...

2022-11-29 #历史趣闻

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疯 把他中举后的官职放今天(你可能比他还疯)

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疯 把他中举后的官职放今天(你可能比他还疯)

...送轿子。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范进可以当官了。那么他中举之后当了什么官职?官职如何按照书中的描述,因为母亲的去世,范进没有当官,也没有进京赶考。按照古代守孝丁忧的政策,范进3年之后才能重新任职或者参加考...

2023-05-30 #历史趣闻

​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 把他的官职放到现在(你可能比他还疯狂)

​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 把他的官职放到现在(你可能比他还疯狂)

范进中举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这位范先生有着非凡的毅力和忍耐力经历了 34 年的折磨摧残经历了34 年的忍辱偷生经历了34年的心酸苦闷他终于通过了那座独木桥考中了广东乡试的第七名然而就在收到喜报的时候,竟然疯了...

2022-12-19 #历史趣闻

范进中举后当多大的官 能激动的发疯(你若知道可能比他还疯)

范进中举后当多大的官 能激动的发疯(你若知道可能比他还疯)

大家对“范进中举”这个故事应该不陌生,它就是讽刺好官名利禄、世态炎凉的社会风气。即使把它放在现代社会也不违和。不过,大家有点不相信的是,故事主人公不就是中了个举人吗,居然也会乐疯了,要是高中状元...

2022-12-21 #历史趣闻

范进中举后发疯 被嘲笑至今讽刺至极(却没人关注他后来多厉害)

范进中举后发疯 被嘲笑至今讽刺至极(却没人关注他后来多厉害)

...加二十多次科考,40余岁才考中了个秀才,年过半百终于中举了,却也因此高兴疯了。然而人人都以为这是一个讽刺故事,却没想到这其实是一个“励志”故事。那么你知道,中举发疯后的范进后来怎样了吗?又有几人知...

2023-01-08 #历史趣闻

范进中举发疯 至今被人嘲笑(但你知道他后来多厉害吗)

范进中举发疯 至今被人嘲笑(但你知道他后来多厉害吗)

参加了20多次科考,50岁考中秀才,54岁考中举人后发疯,这人就是范进。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举动被人嘲笑,至今很多人只知道嘲笑他因为中举人而发疯,不知道他后来能成为怎样的人。范进为何会发疯?他后来的人生又怎么样呢...

2023-08-02 #历史趣闻

范进中举发了疯 举人特权放到你身上(你比他还疯)

范进中举发了疯 举人特权放到你身上(你比他还疯)

...子。普通百姓把科举考试视作改变命运的途径。"范进中举"就是在这样的思想环境中诞生的故事。没有经历过封建制度压榨洗脑的现代人很难理解范进,在封建制度下普通百姓的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发...

2022-11-30 #历史趣闻

范进中举为何发疯 “举人”在今天是什么职务(或许你比他还疯)

范进中举为何发疯 “举人”在今天是什么职务(或许你比他还疯)

...庆,而他却疯了。由此可见这个举人是多么的难考。范进中举虽然说这是出自一本小说《儒林外传》中的一个人物,但是作者将这个人物刻画得非常细致生动,将当时众多学子为了科考所受的苦,非常详细的写了出来。在科举制...

2023-05-12 #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