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本文共有 42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2008年7月,南京市公安局破获一起技术泄密案件,涉事人员来自中国当时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南京金线金箔厂。由于牵涉到国家级保密技术,整件案子从一开始就被高度重视。
在国家保密局的深度参与下,侦查人员经过长达三个月的紧密追踪,最终将两名掌握了核心技术的技术骨干抓捕归案,其他从犯也依法处置。
至此,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例非遗项目的技术泄密案宣告破案,中国的金箔制造业得以继续傲视全球。
市面上惊现高相似度乌金纸,原料配方与工厂竟如出一辙2008年7月,南京市金线金箔厂厂长在上班时,接到了一通电话,电话对面的人用一种接近商量的语气问,能不能便宜点把工厂生产的乌金纸卖给他们?
当时的厂长名叫李金祥,他一听这又是一个想贪图便宜的渠道商,便想随意说几句话把这人打发走。
不想来人接下来说了一句话,让李金祥打住了这种想法。
对面的人试探性地问,如今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和他们厂里一模一样的产品——乌金纸。既然厂里能把这种秘而不宣的制造技术公然拿来售卖,那么打个折卖给自己,也不算亏吧?
李金祥这下是真被惊呆了。
乌金纸确实是自己厂里制造的产品,它涉及到一项更加关键的国家级保密技术——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这项技艺由于广泛应用于高尖技术产业,占据全球60%的金箔交易市场,因此在2006年就已经被国家保密局列入第一批保密项目。
换句话说,乌金纸关系到国防安全。
李金祥所在的南京市金线金箔厂,就是它的唯一管理单位。
按照保密的要求,乌金纸的制作方法是不可能直接出现在市面上的。来人说市场上有一批一模一样的产品,怎么可能呢?
事关重大,李金祥不敢随意揣测,他与来人闲聊了几句,套出乌金纸售卖信息,便客客气气地把电话挂掉。
随后,李金祥立即叫上厂里几个可以信赖的人,秘密前去市场上寻找这种高仿的乌金纸 。
很快派出去的人就带回了消息。他们说,的确有一批乌金纸正在市面上流通,从外观来看,和自己厂里出品的基本相似。
李金祥脑子里第一反应是:出大事了。
他果断向南京市公安局报了案。
接到报案后,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派人前往市面上查找可疑线索。此时南京金箔制造总厂也把这种高仿乌金纸与自己本厂生产的乌金纸一并送到了南京大学,进行成分化验对比。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市面上流通的乌金纸和工厂生产的乌金纸,使用了完全一致的制造工艺。甚至连添加剂和使用剂量都一模一样。
此事立即被上报到国家保密局。不久,南京市公安局与国家保密局、国家科技部成立专案小组,进入南京负责调查此案。
接管这起案件的是南京下关区检察院, 确定两种乌金纸成分一致后,侦查经验极其丰富的检察官们都意识到,金箔制造厂里很有可能存在“内鬼”。
李金祥所在的金线金箔厂里,知道乌金纸制作工艺的技术员一共不超过五个,每个人都只掌握自己的那一部分,别人的他们并不清楚。
如果直接从工厂开始查起,很容易伤了员工的心,也会打草惊蛇,嫌疑人一旦听到风声很可能立即停手,调查难度也会加大。
因此侦查员们决定从外部开始查起。
大山深处造纸厂来历不明,神秘人四次变换交货地点他们首先秘密盘查市面上流通的乌金纸来源,很快就发现,乌金纸的一大来源是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
这里是南京市的金箔制造业主要分布区,有上千家工厂和个体户专门从事这一行业。对当地GDP的贡献也十分重要。
如果涉事工厂就潜伏在这里,可以说,排查起来难度相当大。
侦查人员于是先从买家入手,寻找线索。
经过一个月的摸索排查,侦查员把目光投向了南京市附属城市句容的一所造纸厂。
句容是一座县级市,境内地势起伏不平,山地丘陵众多。改革开放以来,以句容古城为代表的旅游业兴起,很多古老的学堂等设施都搬到了繁华地带,旧有的被废弃,无人看管。
侦查人员盯上的,正是句容市宝华镇铜山上的一座废弃学堂。侦查资料显示,市面上流通的高仿乌金纸,大部分都是从这里流出的。
据当地人说,这里已经被一个外地人买下,改成了造纸厂。
问到造纸厂由来时,当地老乡也不甚清楚,只说,那里的看管十分严格,进出都有狼狗看守,就是本地人也很难进去。至于众人传说中的老板徐某,那更是从来不露面。
这引起了侦查人员的进一步怀疑。
随后,他们利用早已投诚的一个乌金纸买家,令他装成买货人,尝试与这个神秘的徐老板接触。
双方联系上没多久,买家按照侦查员的指示,向徐老板提出购买乌金纸的计划。徐老板果然答应了。
但侦查员们想不到的是,这个徐老板的警惕心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双方接触一段时间后,徐老板提出每包乌金纸售价1800元,至于交易时间和地点,得由他说了算。
为了放长线钓大鱼,警方同意了徐老板的所有要求。
见面当天,双方约好了在南京市栖霞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然而当侦查人员与假扮的乌金纸买家赶到指定地点时,神秘的徐老板却始终没有出现。
这让专案小组的很多人顿时紧张起来,不少人猜测,难道他们暴露了?
他们尝试着再次联系徐老板,同时小心翼翼地试探徐老板到底是什么意思。
答案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侦查员并没有暴露,徐老板告诉警方,这只是为了确保交易安全。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徐老板主动提出了新的交易时间和地点。
然而当侦查人员再次赶到新地点时,徐老板还是没有出现,不仅如此,他又换了地点。
经过四次变换行程,侦查人员终于在南京市车管所门口与徐老板接头,拿到了货源。收钱后,徐老板一秒都没有停留,直接溜走了。
专案小组大部分人经过短暂思考,只保留了对造纸厂的秘密监视,至于逃走的徐老板,他们并没有惊动。
随后警方将从徐老板手上买到的乌金纸送往化验中心检测,结果很快揭晓:这正是市面上流通的那种来历不明的高仿乌金纸。
专案小组所有人虽然早有所料,但这一刻,他们还是激动不已。
证据确凿,嫌犯就在铜山造纸厂!
锁定了造纸厂后,侦查人员终于可以对报案人南京市金线金箔制造厂的技术人员再次排查。这一回他们需要不动声色地摸清,究竟是哪些人在暗中与铜山造纸厂来往。
与此同时,留在句容的侦查人员也没有放松警惕,他们把出入造纸厂的人员资料也送回了专案小组。
两相对比下,嫌疑分子很快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金线金箔制造厂的五位技术骨干中,有两位出现在了铜山造纸厂。
案情已经基本水落石出,剩下的就是作案证据。而最好的证据,无异于当场抓捕,人赃并获。
此时距离李金祥报案已经过了将近三个月。
2008年10月,负责管辖此案的南京市下关检察院向上级报告调查线索,申请抓捕令,得到批准。
2008年10月8日,南京市警方根据掌握的时间线索,组织了30人的行动小组,乘车秘密赶到铜山造纸厂,下关检察院反渎局局长吴军亲自带队。
造纸厂白天紧闭大门,闲人免进。吴军等人以检查外来人口为由,要求进入厂区。而此时,金线金箔厂的两名技术员之一陆某正在生产线上指导。
得知外面有人调查外来人口,陆某起初虽然觉得少见,但也没有多心。
吴军趁着开门间隙混进工厂,根据专案小组的调查资料,他立刻认出了陆某,见到她在车间对工人进行指导,吴军再无怀疑,悄悄向外面埋伏已久的抓捕小组发出行动指令。
片刻之后,行动小组冲进工厂,当场查获大量生产资料和机器设备,控制了众多涉案工人。陆某在猝不及防之下,也被抓捕归案。
与此同时,侦察小组对留在工厂的另一位技术骨干黄某也发出了逮捕令。黄某闻讯而逃,其涉案同伙陆某丈夫陶某因来不及逃跑,在家中被破门而入的警方抓获。
不久之后,潜逃在外的黄某也被抓回。这起惊动国家保密局的泄密大案宣告破获。
为聚财铤而走险,技术骨干沦为金钱奴隶被捕后,陆某、黄某以及陆某丈夫陶某三人向警方供述了自己的作案动机与作案经过。
陆某与黄某两人很早就在金箔厂工作,对于乌金纸这项关键技术的严重性自然知晓。
2001年,乌金纸制造工艺被国家科技部和保密局确定为国家第一批秘密项目,陆某的丈夫陶某便开始打起了乌金纸的主意。
当时南京金线金箔厂作为这项技术的唯一管理单位,对涉密人员进行了严格的保密培训,所有技术骨干在入厂后均签订了保密协议。陆某也不例外。
这引起了陆某丈夫陶某的不满。
陶某对乌金纸的巨大利润心知肚明,但当时他在南京金线金箔厂只负责仓库管理,无法接触最核心的技术业务。
身处当时全球顶尖的金箔制造业生产中心,却只能眼看着巨额财富从眼前滑走,陶某十分不甘心,便撺掇妻子陆某设法偷出厂里的核心资料,自己研制乌金纸。
陆某起初不同意,但耐不住陶某的软磨硬泡以及对金钱的渴望,不久之后,便设法夹带出一批生产资料,与陶某共同研制。
然而两人经过多次试验,沮丧地发现,仅凭夫妻两人根本无法完成乌金纸的仿造。
利益驱动下,陆某又把同厂的好友黄某拉拢入伙。三人合作,经过五年多的仔细研究,竟然真的把原材料和添加剂,以及使用量都复原了出来。
此时已经是2007年。
研制成功后,三人经过仔细考虑,决定由陶某哥哥出面创办工厂,对外声称是造纸厂,以掩人耳目。
陆某黄某两人作为技术指导,平时很少出入工厂,只在工人遇到技术难关时才出面指导,且都避开其他人,与当地民众和厂里工人都很少接触。
陶某便作为造纸厂和乌金纸买家的牵线人,两头奔走。
侦查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接触到的徐老板,其实就是陶某自己。
法庭上三人均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当被问到赃款时,陶某如实回答,他们在一年时间里一共制作了600多包乌金纸,但真正售卖出去的也只有100多包。
按照每包1800的售价,除去机器原件和雇佣工人的成本,利润不过15万。
平心而论,如果陆某黄某陶某三人用以谋利的仅仅是普通的产品,其实这并不算一桩大案。但问题是,他们盗卖的是乌金纸。
乌金纸技术古已有之,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就记载过乌金纸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只是到了近代,由于中国没能赶上同时期西方的技术革命,很长一段时间,乌金纸的生产方法被国外垄断。
直到19世纪80年代后,在市场化潮流的推动作用下,国内金箔制造业奋起直追,研发出了最新的金箔制造技术。
而乌金纸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为打破西方金箔垄断做出了重大贡献。2001年以前,中国自己生产的金箔在全球市场上占有率不超过1%。
而本文开头提到的李金祥所在工厂,南京金线金箔厂研制出最新型的乌金纸后,中国金箔在短短几年内,垄断了全球60%的金箔贸易额。
以至于原先看不起我国金箔行业的国外大厂倒闭一片,余下的为了生存,选择购买我国生产的乌金纸。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李金祥一听说市面上出现高仿乌金纸,会感到事态严重了。乌金纸制造技术一旦在市场上流通起来,被境外势力获取,后果不堪设想。
而犯罪分子陶某陆某黄某以为自己所获利润极小,不至于犯下重罪,很明显他们低估了乌金纸的重要意义。
我们转型不易,新知识内容立足于正能量、实用,觉得《国家保密技术“乌金纸” 2008年被窃取(南京金箔厂有“内鬼”)》对你有帮助,请留言收藏!